黔ICP备2020010051号
桃源铜仁:清幽古寨思南郝家湾 静谧旅途
来源:
黔浪网
快旅资讯
进入5月,铜仁已经开启初夏模式,每当这种时候,就特别想去清净静谧的地方清凉一下。偶然在朋友圈中窥得思南县有一古寨,名叫郝家湾,风景秀丽,底蕴厚重,心向往之。
进入5月,铜仁已经开启初夏模式,每当这种时候,就特别想去清净静谧的地方清凉一下。偶然在朋友圈中窥得思南县有一古寨,名叫郝家湾,风景秀丽,底蕴厚重,心向往之。
或是源于内心的渴望,在一个风轻云净的午后,向着离思南县城40公里的郝家湾奔赴而去。去程总感漫长,其实从思南出发,也就短短半小时的车程。缱绻的微风催人倦,竟有些恍惚,仿佛百转千回,走了迢迢万里。不过是车轮的速度抵不过冥思的脚步罢了。
位于思南县板桥镇境内的郝家湾,是一座拥有15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寨,千年的历史沉淀,使得这个小村落底蕴浓厚、内涵丰富。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郝家湾古寨,原为刘氏族人居所。明永乐皇帝时期(1410年左右),思南府和思州府两个土司为争地盘、抢资源而攻伐不断。朝廷派孙斗轩将军率兵屯军于两个土司府交界之地——板桥维稳治乱。孙斗轩将军将部队屯驻于板桥街上一带,选择郝家湾(原刘家寨)作为自己和族人居住之所。1413年,明朝廷推行改土归流,取消了土司政权,建立了贵州行省。孙斗轩将军被朝廷封为忠翊勇武将军,赐世袭千户。明景泰年间(1490年左右),孙斗轩将军后人将郝家湾居所转卖给郝隆的后人,郝隆为西晋大司马桓温手下参军,饱学多才,却怀才不遇。
他辞去参军的职务后,回故乡山西隐居。每年的七月七日,当地有晒衣服的风俗,家贫的郝隆衣无多件,无衣可晒,便解开衣扣袒胸露腹晒太阳,人们问他何故?他傲然地说自己在晒书。“郝隆晒书”成语由此而得。郝氏此后便以“晒书堂”作为郝氏宗祠名,孙氏族人迁往现在板桥社区孙家坳一带建寨而居。郝家湾始得其名。
至清道光年间(1790年左右),郝氏后人郝朝相外出居官(任镇远府文林郎)后,告老还乡。用平生积蓄,对郝家湾进行规划重建,取郝家湾“藏风聚水”的自然风水,以溪流为脉,以青山为脊,以田园为盆,以石、木、瓦为主体建材,建成了这个风格独具、特色鲜明的军垦一体、驻防结合、耕读传世的古寨。古寨曾经毁于清末白号军之手,后逐步修复成今天的样子。
整个村寨格局十分考究,道路、沟渠、古墙、房屋几乎全是青石造就,户与户之间既有石墙相隔,又有石巷相连。石墙或长或短,房屋或方或圆,纵横交错,泾渭分明。从选址、规划、建筑、用料等等方面来看,是一个带有特殊地域文化的建筑群。
源自山腰下涌出的泉水,四季长流。泉流成溪,经过后坡田地后被人工砌筑成长约800米的沟渠,呈S型穿寨而过,旁立百余座石砌院落,经纵横交错的青石小巷连接,使村寨的布局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八卦,似生生不息的世外桃源。
站在古寨口,只见长长的碎石路向村落中延伸,默默地走在静谧的街道,耳边只余下暖风的低吟。一泓清泉终年不涸,泉水汇成溪流穿村而过,夏日的溪水暖暖的,冒着蜿蜒的烟,溪边有朴实的土家姑娘正用棒槌使劲捶打着衣服,那清脆的捶打声随着潺潺的溪水,婉转回荡。
顺水而上,一座磨房静静矗立,时光在它身上淙淙流淌,青苔和绿藤缠绕着关于风力时代的记忆。坐在其间,水光山色尽收眼底,不远处防护的古碉楼迎风而立,颇有一番尘外孤标的韵味。道光年间的“文林郎”郝朝相的宅邸就在溪流的对岸,以风水勘舆的战略理念兴建的房子,俨然是对一个遥远故事最好的诉说。
就这样在青山绿水间独坐,时光悠然而过,不知不觉已是向晚,抬眼望向暮归的农人,似尘世的纷繁困扰已统统离去,只余一片清明,在村口的农户家里简单地品尝了一顿极具当地特色的农家饭后,踏月而归。
一路行去,把这郝家湾的点点滴滴镌刻在了记忆的书页上,这半日有幸享受着这样的宁静恬淡,也不枉这一路迢迢而来的感受山居之情。
来源:铜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