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获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来源:
黔浪网
快旅资讯
据悉,近日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获得2018-2020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据悉,近日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获得2018-2020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今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平塘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平塘县文化和旅游局抢抓机遇,积极组织卡蒲毛南族乡、塘边镇、牙舟镇等乡镇开展2018—2020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经过专家组的精心评审,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毛南族猴鼓舞)被命名为2018-2020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了解,原生态舞蹈毛南族打猴鼓舞分为男子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三种表演形式,共分猴王出世、猴子敲桩、猴火引路三段,据祖辈流传推算,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植根民间沃土的毛南族打猴鼓舞,表现了毛南人继承先人遗志,奋勇前进的精神,是毛南人民创造传承的活态文化记忆,它以独特的表演艺术,丰富了毛南族儿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毛南族打猴鼓舞表演
起初,打猴鼓舞主要分布在卡蒲毛南族乡的甲坝村和场河村,只有百余技艺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毛南人不仅在办丧事时表演打猴鼓舞,舞蹈因具有粗犷豪迈、机灵朴素的独特动态魅力,毛南族群众在节庆和集会时也经常表演,深受人们喜爱。发展至今,打猴鼓舞已覆盖到全乡各村寨,掌握这项技艺的群众上升到2000多人。2008年,毛南族打猴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卡蒲毛南族乡分别在2005年、2010年,被黔南州文化局和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猴鼓舞艺术之乡”。
2016年8月8号,卡蒲毛南族乡的百人打猴鼓舞表演队,在黔南州60周年大庆上惊艳亮相,演员们模仿猴子的动作,左摆右晃,跳跃翻腾,或单打独斗,或相互嬉闹,动作敏捷,俏皮欢快,精彩的表演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组织开展“毛南族打猴鼓舞”传承培训
近年来,依托国家不断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平塘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毛南族打猴鼓舞快速发展,制定了《卡蒲毛南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卡蒲毛南族文化产业“五个一”工程工作方案》、《卡蒲毛南族乡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卡蒲毛南族乡乡村振兴》等工作方案加以实施;加强培训,培养出一批打猴鼓舞文艺人才,并组织参加各种节庆活动。从2006年至今,打猴鼓舞共参加中央、省、州、县、乡的大型活动300多场次,成为外来嘉宾、游客喜爱的原生态舞蹈节目之一,古朴灵动的节目形式也引来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栏目、香港亚洲卫视、凤凰卫视、西班牙等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在卡蒲毛南族乡的各中小学,每到大课间时间,学校就会开启“百人打猴鼓舞”训练模式,特邀传承人到校为学生开展训练。卡蒲小学还成立金铜鼓艺术团,制定教材,聘请专业教师定期培训,打猴鼓舞这项非遗民间艺术在校园里得到有效传承。每一所学校都储存有打猴鼓舞的道具、服装等,文化墙上绘制打猴鼓舞图案,校园间充满了浓浓的打猴鼓舞文化氛围,被省、州教育部门高度点赞。
为弘扬毛南族民间文化,近年来,平塘县人民政府投资500万元在卡蒲毛南族乡场河村修建毛南民族风情园,设置陈列馆和表演场;对卡蒲毛南族乡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辖区,先后投入资金1.2亿元,实施毛南文化旅游发展项目23个,建成4个毛南文化广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广场设置灵气活跃的打猴鼓舞文化墙和雕塑;在毛南民居包装中,古色古香的房屋木窗花都设计为独具打猴鼓舞元素的小孩斗地牯牛形象。在乡里走上一圈,别具匠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会让人置身于打猴鼓舞的灵动场景之中。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好奇、对有机绿色和生态的向往,让民族村寨迎来旅游热潮,卡蒲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这里观光体验。以此为契机,毛南族群众还积极探索,开发民族旅游商品,将打猴鼓舞的皮鼓、斗地牯牛等元素植入毛南刺绣等旅游商品中,对外推广打猴鼓舞这项独具特色的毛南民间文化。
来源:微平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