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寨英河 梵净山下曾经的黄金水道
来源:
黔浪网
快旅资讯
在位于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东麓,有一个明清时期的古老集镇,因坐落在寨英河(亦称小江)畔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沟壑纵横,泉水淙淙,竹木茂密,是一方难得的净土。
在位于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东麓,有一个明清时期的古老集镇,因坐落在寨英河(亦称小江)畔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沟壑纵横,泉水淙淙,竹木茂密,是一方难得的净土。
寨英古城内外,方圆约11平方公里,城池如葫芦状,长约3公里的城垣尚存670余米,城墙高5~10米,宽1.5米,有4座用青石条垒砌的城门,临河处建有4个码头,足以可见当年商贸、航运繁荣的景况。
古镇城外的寨英河是铜仁锦江的支流,水流平缓,木船可顺流而下,直达湖南的沅江。自明洪武年间在此设立物资转运站后,寨英从此便兴盛起来。如今,由于陆路交通快速发展,再加上水量减少和沿途兴修的水电站,航运已经完全衰落,只留下一个完好、古朴的集镇,从而见证了古镇600年历史的沧桑岁月。
寨英河是锦江之源,发源于武陵山脉梵净山东麓的寨英境内的五岭坡和铁矿坪。这两道山脉,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分水岭,靠东一面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由若干个小沟壑汇聚成落满河、半沟河、举贤河。半沟河在落满附近的老洼塘流入落满河,举贤河又于下流的飞山庙流入落满河,然后流向寨英,成为寨英的河的主流。而山的另一面的钢叉河和磨龙河在鱼潜沟相汇,黑冲河又在冷水沟附近与之汇合,然后在寨英古城南门外与落满河交汇,形成了寨英河。
据记载,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命其第六子朱祯率领10万铁骑以打通云贵川通道为由,而专门针对梵净山区的征蛮战争拉开了序幕,所谓的“改土归流”、“赶苗夺业”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都被那悠悠的锦江所见证。从此,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锦江水运也被彻底打通,使得船舶可以直接从长江进入铜仁,然后逆流而上,便可直达辰水的源头——寨英,从此,一座山水萦纡的古镇便于武陵深处诞生了,并随即开始了它历经数百年的成长历程。寨英河流经江口县的怒溪、桃映、翁稿、溪口,碧江区的和平等地,然后在清水塘注入锦江,最终汇入湖南的辰水河和洞庭湖。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因为贵州建省,将思州、思南宣尉司改设八府,在今松桃县设立乌罗府(后并入铜仁府),由于寨英就在乌罗的附近,因转运军需物资的需要,于是在寨英修建码头,并派兵就地屯种。
明万历年间,寨英一带由军屯地转为民垦地,就这样,寨英成为了梵净山区域内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商业也从此日趋兴旺。到明朝后期,寨英古镇商埠贸易达到鼎盛期,成为了“裕国通商”口岸,是川盐湘货的重要转运地,淡期日进出五吨以下,船只在四、五十号,日达客商有四、五百人上下;而到旺期日进出则达十吨左右,船只总在近百号,日达客商却有千余人。
从此,寨英这地方官旅往来、商贾云集、舟楫往返,众多的社会名流,以及文人墨客也都通过锦江来到寨英,使得寨英形成了鼎盛一时的“梵净古镇”。
此时的寨英,临街的柜台经营项目便日益增多,贩运活动规模加大,从沿河码头卸船的川盐改用人力挑背,经甘龙、乌罗到寨英上船,每天从木黄挑纱线、土布、蓝靛,从普觉(堡脚)、落满挑大米、药材、朱砂的挑夫遍布于道,沿途的饮食、住宿等服务活动也随之兴起,主要商道上几乎三里一食店,五里一铺舍。
到了清朝时期,由于寨英地处古道交通之要冲,顺流而东可达常德,西经乌罗可通铜仁及黔北,竹木、土产由此外运,食盐、布匹、百货在此转销,外地客商在此设立会馆,开设“天字号”、“地字号”、“何裕商号”等8大商号,由于又是“裕国通商”口岸,故而有“小南京”之称。
与此同时,来往的商贾,凭借寨英河,将大宗木材、桐油、生漆、棕片、蓝靛、药材、兽皮、朱砂等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铜仁和湖南的麻阳、辰溪、沅陵、常德,再由常德运往湖北武汉、江西九江等地,然后又将陶瓷、铁器、棉纱等“南货”运回寨英,销往梵净山麓各村寨。
就这样,寨英河更显繁忙,大、小水门每天停船不下百只,寨英各街道店铺林立,每天人流不断,原本逢三、八赶场期,这时变成了“百日场”。古镇的这种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解放后,寨英河依然发挥着她极为重要的水路运输作用。这期间,从铜仁运入寨英的货物主要有食盐、布匹和一些日用品等;而从寨英运往铜仁的货物有蓝靛、桐油、洋芋和生猪等。当船只从铜仁小江逆流而上的时候,只能全靠纤夫一步一步的拉着前行,至此,每只货船上都会有八到十人的纤夫随行。
据说,为了保障寨英河航运的安全和畅通,除了沿途的的每个自然村寨都组建有近十来人的护盐队以外,在枯水季节,每个自然村寨还有三、五人负责航道掏溶,以确保过往船只安全、顺利过境,从而为寨英河的航运保驾护航。
这时的寨英河,除了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航运以外,也成了寨英一带运输国家粮食的重要运输渠道。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从解放初起直至松桃至普觉和寨英公路修通之前,寨英河是则是寨英、普觉、邓堡和落满运送公粮的重要要道。除寨英外,普觉、邓堡和落满等地的公粮将全部用人工挑至寨英码头,并打包装船,然后通过寨英河,直运铜仁。据说,大的船只,一次也能运上五吨左右的粮食,通过几天的颠簸,最后到达铜仁。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都百废待兴,由于寨英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为了城市建设,国家林业部门便在寨英大量采伐上好木材,通过寨英河,运往铜仁或湖南常德的木材调拨站。于是这个期间,寨英当地出现了一批专门放排的人(从寨英河运木料或楠竹的人)。这些人体格健壮,善识水性。
据了解,这些放排人把从寨英境内的田家坡、高榜、岳山、兴家庄等地采伐的上好原木或原竹扎成排,每排大抵在六十根左右的原木或原竹。据说每天至少有五十排,从寨英出发,顺流而下,直至铜仁的东关转运站(瓦窑河)。这些木排或竹排最快也要五六天才能抵达目的地。放排人交货以后,然后他们沿小江步行两三天返回寨英。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有时这些放排的人,还会把排放得更远,甚至到达湖南的常德,一去一来,足足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寨英河于1968年正式断航),伴随着从铜仁锦江至寨英古镇沿途水利大坝建设的兴起和松桃至寨英公路建成,从此,寨英河上历经数百年的航运史便随之结束,曾经的商船和纤夫早已不见踪影,一声声拉纤的号子声,只能变成寨英河上的永久记忆。
如今的寨英,虽然只是“千家之邑”,却处处显出苗疆“边城”的特点。它集军事防御、商业贸易为一体,融苗、汉文化于一炉,把苗疆600年的历史凝固在古镇风貌上,穿越时空,保存到21世纪,不失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为寨英河的存在。
古志说,“辰水自梵净山出。”源于梵净山之东的大、小两江在铜仁城南合于一水。半个多世纪前,只要从铜仁坐船上行80余里,便可到达辰水之源的寨英古镇。而今,河流断航,沿江有了环山公路,交通甚为便捷。
寨英,是一条河流运出来的古镇,寨英,是一条河流运出的辉煌。如今,公路与铁路等交通方式取代了寨英河的水运,昔日往返穿梭于河面之上的商船也早已失去了踪影,只有城墙外的码头还静静矗立在那儿。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曾经辉煌一时的梵净山下的黄金水道——寨英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奔向远方。
来源:七彩铜仁
实习编辑: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