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珍藏半个世纪的70余件绣片亮相贵州美术馆
来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快旅资讯
70多件精美的绣片,以温润的人文视角,讲述了从20个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工作者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精品的历程,及以绣品为媒发生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精彩故事。
6月13日,由贵州省文化馆、贵州省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乡野遗存的绣美艺术——贵州省文化馆藏品展”在贵州省美术馆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了贵州省文化馆收藏的各少数民族刺绣服饰、背带、绣片、工具、剪纸等作品,以及省文化馆多年来藏品档案文献(老照片、老刊物、笔记、台账、照片、老一辈文化工作者的影视资料)等共70余件精美藏品。
与常规展览不同,此次展览重点放在展览的文献性、叙述性,以及每一张绣片背后的故事性上,通过合理的分割空间,利用特制绣线进行经纬编制的装置进行点缀和引导,营造移步换景、意味深长的效果和氛围,全面呈现藏品的生命整体,保持文化传递的完整性。 步入展厅,在巧手女红的刺绣卷和文史资料前,绣品与故事重叠,呈现了藏品的艺术生命历程,观众能从中获得这些“另类”艺术的独特审美享受。在展出的绣品中,观众不仅欣赏到了破线绣、皱绣、堆绣、马尾绣等几十种技法创作的刺绣作品,还能在其中感悟到传统地方性的美学知识。
据悉,贵州省文化馆首次将多年来积累的藏品面向大众集中展示,70多件精美的绣片,以温润的人文视角,讲述了从20个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工作者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精品的历程,及以绣品为媒发生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精彩故事。展览从发起到实施,从艺术家到工作人员,从各方关注到媒体报道,从展览主题到办展模式,已然升华成乡野与现代、乡野与都市的相互关照,借助于展览,让民族乡野艺术的生命史得到完美呈现。
“每一副展品都有一个故事。”本次展览顾问、贵州省非遗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杨培德先生告诉记者,过去并没有将民间绣娘当作民间艺术家,也没有将她们的作品当作工艺品,而是将她们称为工匠。但在这些富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刺绣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她们文化的独特性,更能看到她们的世界观、美学观,这些作品中,动物、人物相互融合,每一块绣片都在讲述着一个民族故事,每一套服装都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图腾崇拜、传说故事、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等,从艺术风格上说是与众不同的,可谓是一部民族百科全书。
在杨培德看来,这些绣片是华夏民族的优秀基因,同时也承载了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为贵州今后通过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让贵州的文化和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带有贵州文化烙印的优秀作品。
“本次展览的绣片藏品实在太精彩了,从色彩到图文构成都让我们对绣片有了重新认识,对贵州美术馆的艺术家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贵州美术馆馆长陈争在布展时,认真观看了每一件展品,在他看来,贵州省文化馆的精彩藏品,值得深入研究学习。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到7月13日,市民前往免费参观需佩带口罩。
内容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