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来源:
黔浪网
旅游扶贫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10多名技术人员,进驻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蜂岩镇桃坪村,走村入户、深入蚕棚传经送宝,当好保姆,深受干部群众欢迎。
“幼蚕吃的叶子要采摘嫩一点的,用机器铡碎后喂养。选蚕种时,屁股上有黑点的是雄性,呈X纹路的是雌性……”这段时间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的10多名技术人员,进驻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蜂岩镇桃坪村,走村入户、深入蚕棚传经送宝,当好保姆,深受干部群众欢迎。
6月14日,记者在蜂岩镇桃坪村的凤冈县富康蚕桑种植农民合作社看到,400多亩蚕桑枝叶繁茂,放眼皆绿,一片致富增收的景象。10多名技术员正在手把手的教基地人员菜摘桑叶、喂养、削茧、选种、孵化、蚕桑病虫害防治等。
以前,由于技术上拿不准,富康蚕桑种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李坤栽桑养蚕没少走弯路,通过蚕桑技术员手把手指导,他尝到了甜头。今年春蚕一季就收入1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集幼蚕孵化、小蚕共育、大蚕台育、生态养殖、桑条种菌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近百户人家脱贫致富增收。日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凤冈县富康蚕桑种植农民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把这里定为家蚕制种基地。
来源:凤鸣高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