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贵州台江:农村90后聋哑绣娘杨兴和的无声“告白”
来源:
黔浪网
旅游扶贫
世界本来就不是那么的完美,也许是上天的记恨,而这位农村的90后绣娘杨兴和身残但志坚,她用刺绣作品表达了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纯洁干净的精神世界,或许刺绣这门技艺这就是她对生命最好的“告白”。
绣片上的精秀花朵争相怒放,苗绣纹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用色鲜艳,仿佛每个图案都被赋予了独特纯净的灵魂。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一镇,有一名聋哑绣娘的刺绣技艺远近闻名,获得附近村民的一致好评,她就是新江村90后聋哑绣娘杨兴和。
有客人来了,杨兴和将自己绣品拿出来展示
杨兴和出生于1990年,在她1岁多的时候,家人发现她不会讲话,带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先天性失聪。由于当时家里经济困难,所以没有进一步的治疗,她也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如果当时有条件,应该送她去治疗或者把她送去聋哑学校读书的,真的太可惜了。”杨兴和的堂哥对记者说。
在童年时代,杨兴和经常和小伙伴一起放牛,干农活,虽然她口不能语,耳不能闻,却依然开朗乐观,和小伙伴通过手势交流,咿咿呀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一次放牛途中,她看到坡上墓碑上的字,回到家便自己拿出纸和笔,根据自己的记忆把墓碑上的字写一遍。除此之外,她还自学写了自己的名字——杨兴和,字迹工工整整,笔顺正确。
“我记得‘阿兴和’长到四五岁时,她和我们老人去放牛,有些人就教她如何写123456,她很快就学会了,当时还在坡上写给我们看。后来她又慢慢长大,不去放牛了,开始学会去做些农活,哪样活路她都会做,又勤快,又快当。‘阿兴和’从小就看着自己母亲绣花长大的,看多了她自己会绣了,哪样花她都会绣,还有很多图案是她自己想象创出来。前几年她出嫁了,生了小孩,生活还算过得去,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是靠附近的村民找她做苗绣(苗衣)以及她爱人外出务工而来。”说起杨兴和,她的爷爷说总有着说不完的话。
杨兴和展示自己手工编织的鲜花
在干完农活后,路边盛开的花朵,茂盛的绿草,飞舞的蝴蝶,飞翔的小鸟,潺潺的流水都是杨兴和刺绣的素材,当时用手机拍或是回到家中她立马能根据自己的所见,用笔和剪纸的方式记录下来。
看到的事物总能过目不忘,看了一遍就能编织出想要的东西,看到别人的刺绣,她就能自己学会刺绣;看到别人编线,她也能自己去编;看到手机淘宝上一些耳环饰品,她都能按照图片上的样子手工制作出来。
一支笔、一张纸、一把剪刀、一根针、一根线就是她的全世界。苗绣图案上的剪纸,刺绣,编线,合衣一整套流程她都会,并且做得精致,让附近的邻居赞不绝口。
杨兴和在做剪纸
“她很勤快,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样样也会做,刺绣也做得比较好,一件件做也是很好,很漂亮,好多人亲戚朋友也拿刺绣给她做,卖出去一件4—5千元,有的上万块钱。”邻居的邰欧莎说。
杨兴和的绣品
“打籽绣”是台江县革一地区用以刺绣的主要手法,用缠丝订在纸花边缘,针从绣面刺上来后,用针在线上来回绕两圈,然后再刺下去,形成打结的样子。一个个小籽由外向内将图案轮廓内布满,就形成花饰。这种绣法是极其耗时耗力的,在革一地区能将此绣法做到精致实为少数,加上现在90后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外出打工,对这种传统绣法掌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杨兴和的刺绣不仅仅把每个“籽”的大小和高都保持一致,打籽饱满、均匀、颗粒清晰而且排列整齐紧凑,极具神韵,犹如真正盛开的花朵一般。她的绣品色彩过渡自然和谐,花样繁多,针脚细密,除了传统的花式,她还自己创造新的花纹图案和款式。附近很多的村民都慕名而来,找她订做苗族服饰,有的可以卖到2—3万左右。
“杨兴和一岁的时候,她会嗷叫也会哭,看起来正常,但看到一起长大的孩子,人家的孩子会讲话,她不会讲,只会拿手指,看到人家做什么,她就用心看着,我心里也特别难过。但现在她的刺绣不但做得好,而且做得很快,虽然她不能言语,起码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生存,我也很放心、很自豪。”说着,说着,杨兴和的母亲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杨兴和与母亲交流刺绣技艺
世界本来就不是那么的完美,也许是上天的记恨,而这位农村的90后绣娘杨兴和身残但志坚,她用刺绣作品表达了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纯洁干净的精神世界,或许刺绣这门技艺这就是她对生命最好的“告白”。(文/冯桂菊 图/杨嘉浩)
来源:腾讯城市贵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