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旅游脱贫看三都:马尾绣之乡绣出来的幸福生活
来源:
黔浪网
旅游扶贫
三都“马尾绣之乡”,村里的女人们几乎都会绣马尾绣,女孩子们更是在6岁左右就跟着祖母和母亲学起了水族“活化石”马尾绣这门传统的技艺。
绿树、村舍、流水,穿着马尾绣服装围着火炉坐在一起的绣娘,精美的马尾绣就在绣娘的指尖上伴着欢声笑语慢慢成长。
近日,记者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板告村看到了这样宁静平和的景象。
这里是“马尾绣之乡”,村里的女人们几乎都会绣马尾绣,女孩子们更是在6岁左右就跟着祖母和母亲学起了水族“活化石”马尾绣这门传统的技艺。
马是水族社会中重要的畜种,水族人养马、爱马、赛马,至今赛马仍是水族重要节日里不可或缺的节目。水族妇女以马尾入绣,马尾绣因此得名。
(传授技艺 刘振华摄)
制作马尾绣,搓马尾是第一步。75岁的水族老人王更戴着老花镜,将手中的白色丝线细细地与5根马尾搓在一起,成为类似低音琴弦的预制绣花线“搓马尾可是个技术活,用力要均匀,太紧了搓出来的线太硬,不好盘花;太松了容易漏出马尾,盘出来的花立体感不强。”做了几十年的马尾绣,王更深谙搓马尾之道。
“马尾绣有52道工序,搓好马尾只是完成了第一步。”61岁的陆木玲笑着说。搓好马尾之后,绣娘还要将这种白丝马尾芯的绣线盘绣于传统刺绣或剪纸纹样的轮廓上;再用几个彩色丝线编制成的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最后再按照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绣出其余部分。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马尾绣绣品具有浮雕感,造型抽象、夸张,极具艺术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 黄木宁子摄)
“绣一件小孩的背带,就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马尾绣十分贵重,它是我们水族家庭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以前主要用在小孩的背带、帽子和老人、妇女的绣花鞋上。”板告村村民、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宋水仙笑着说。
记者看到,绣好的马尾绣背带上,有漂亮的蝴蝶、生命树、花、鸟、蝙蝠、竹简、葫芦、寿等图案。宋水仙告诉记者,关于蝴蝶,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以前水族人生活的地方,天上有九个太阳,炎热非常。有一天,一位水族妇女去田里干活,把未满周岁的孩子放在田埂上,不一会儿就被太阳晒晕了。这时,从天空中飞来一只大蝴蝶,用自己的翅膀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孩子得救了。母亲认为蝴蝶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为了让孩子能平安健康的成长,她便把美丽的蝴蝶精心绣在了背儿带上,让蝴蝶保护着孩子一生的平安和幸福。从此,蝴蝶纹就成了水族人的吉祥图案。
虽然马尾绣精美贵重,但长期以来,却并没有给绣娘们带来任何收益。“40年前,我们水族女人都把马尾绣做给老人和小孩用,自己都舍不得用,更不要说拿到集市上去卖,靠马尾绣来挣钱了。”王更回忆说。
但也有聪明的水族女人在马尾绣上“打起了算盘”。宋水仙就是其中之一。“马尾绣虽然漂亮,但是却没有人认真把它当做一件事业来做,一是因为马尾绣产品单一,二是马尾绣的销售渠道单一。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马尾绣肯定就能从绣娘的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马尾绣也能传承下去。”
打定了主意之后,宋水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如何做出更多的马尾绣产品。水族新娘的嫁衣,就是她做的第一个创新。“如果把马尾绣绣在新娘的嫁衣上,该有多漂亮啊。”在做了四次尝试之后,宋水仙终于做成了一件漂亮精美的水族新娘服。
在宋水仙的带领下,村里的绣娘们越来越也开始思考如何在马尾绣的创新上下功夫。但终究因为马尾绣工艺复杂,还要大量的时间,很多年轻人选择出门打工,不愿意学这项技术了。
改变,始于2006年。当年,马尾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传到了板告村,让绣娘们十分高兴,“这就是国家支持马尾绣发展的好政策啊。”宋水仙笑着说。随后,越来越的年轻人重新拿起了针,认真学习起了马尾绣。
如何让马尾绣走出大山,宋水仙和板告村的绣娘们也有自己的办法。“每年县里、州里、省里组织的各种民族手工艺大赛、交流会、展销会、博览会我们都积极参加,争取让更多人知道马尾绣、喜欢马尾绣。”宋水仙笑着说。
不仅如此,宋水仙、潘勉、韦桃花等板告村的女人还在三都、贵阳等多个地方开起了马尾绣公司,进行马尾绣销售。因为产品热销市场,村里更多的妇女参与了马尾绣培训,加入了马尾绣制作的行列。
“我绣一个背带能买到3000多元了,一件衣服能卖到5000元,早在40年前,一条背带最多30元,现在一年绣马尾绣就能挣上万元呢。”正在绣背带的村民潘看笑着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目前,三都有水族马尾绣传习所5个,协会3个,生产经营企业20家,今年累计组织开展培训绣娘3000余人,全县有绣娘有1万余人,马尾绣产值达1.8亿元,参与农户均实现增收6000元以上,带动5000户贫困户脱贫。
“现在,我们的马尾绣已经卖到全世界了,未来,我们计划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学习马尾绣技艺,开发更多新产品,把马尾绣产业做大做强,让水族绣娘的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也让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灿烂绚丽。”宋水仙笑着说。
文字来源: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梁晓琳 肖布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