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艺术改变乡村|荔波洪江“三变身”玩转乡村振兴
来源:
黔浪网
旅游扶贫
洪江村是如何从籍籍无名的传统村落,变成了寻找乡愁和诗意栖居的“网红村”呢。
“北有上苑宋庄,南有荔波洪江”
洪江村是如何从籍籍无名的传统村落
变成了寻找乡愁和诗意栖居的“网红村”呢
2016年来,洪江村围绕荔波县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村落资源提炼出了“非遗洪江、艺术洪江、匠人洪江、生态洪江”的发展定位。从籍籍无名的传统村落逐渐变成了寻找乡愁和诗意栖居的“网红村”,艺术圈内赢得了“北有上苑宋庄,南有荔波洪江”的美誉。
“废旧房”变身“文创房”。
结合荔波县“民宿”“集体建设用地试点”等政策,细致分析定位,引进有乡村情怀的艺术家人士,并按照南北差异化的方案,定位北京上苑、宋庄、798三大艺术区,点对点的进行沟通,推介村落,匹配需求,吸引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到洪江复建老房。以每宗“废旧房”1万元承租30年的方式租给艺术家,村民通过有偿退出、空房租赁,收储房屋、参与装修、管理房屋等形式获得收入近2000余万元。艺术家将各种文化艺术符号还原在了民族建筑的砖瓦木料、丹漆粉涂之上,彰显在品墙方砖、花鸟人物的干栏活化的故事之中,使“废旧房”变成了艺术家的“文创房”。
艺术家改造后的废旧房屋
“闲置地”变身“生财地”。
洪江村是全州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试点中,洪江村在国土部门的支持参与下,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农户自愿放弃农村住宅及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可由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并给予合理补偿,每平方指导价105元起,每亩7万元起,土地增值翻了一倍。目前,已收储废旧房屋和宅基地103宗,支付群众补偿资金280余万元。还成立四支老房修复队共49人,其中贫困户28人,每人每天收入近200元,“闲置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生财地”。
为艺术家修复老房
“贫困户”变身“示范户”。
按照“支部+公司+农户”的产业扶贫推进模式,聚焦贫困户,坚持在推动产业兴旺中推进“志智”双扶,积极把贫困户培育成产业发展、勤劳致富的示范户。如贫困户韦与兵组织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紫薯、大蒜、蔬菜等种植业和养鱼业,家庭年纯收入已超过5万元,还吸纳了12名村民一起发展产业。贫困户杨光友、罗玉坤户参加村里养羊、养牛技术培训后,杨光友户养殖黑山羊200余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1.3万元;罗玉坤户养殖黄牛18头,家庭年均纯收入达4万元。曾经“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覃胜锋,带头流转土地自家田土7.3亩,每年可收入3500元土地流转费。另外,他还在村里小包谷蔬菜种植基地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实现了快速脱贫致富。
洪江无公害蔬菜基地
来源:朝阳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