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18万荔波儿女夙兴夜寐、攻坚拔寨!致富路上迈大步,群众满满获得感~
来源:
黔浪网
旅游扶贫
2018年,全年共减贫4566户16646人,15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6.03%。
拔穷根,摘穷帽……多年来,荔波县委、县政府谨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使命,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18万荔波儿女夙兴夜寐、攻坚拔寨。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2018年,全年共减贫4566户16646人,15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6.03%,小康实现程度达97.8%......人民的向往,事业的明灯,脱贫攻坚多年鏖战的成果明显,给群众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群众的获得感在手里的一把“新钥匙”里。
2018年,全县完成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建成县城樟江苑、瑶山梦柳、甲良、佳荣4个安置点,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5302人建设任务。在县城樟江苑搬迁群众黎贵新家中,领到移民房的钥匙后,今年是他在新家过的第一个春节。家里贴上了对联和窗花,整个屋子一下子充满了年的味道。“做梦都没想到能搬到城里住,”,黎贵新按耐不住内心地激动,“我是从茂兰镇搬迁过来的,今年第一次在县城过年,我感到很高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群众的获得感在自家地里种出的“甜蜜果”里。
“全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家的柚子才长得好。”拉岜村种植蜜柚的贫困户覃院石对党和政府充满着感激之情,他说,2018年,县里给种植蜜柚的贫困户每户补助5亩的农药、化肥,都送到了家门口。家里的蜜柚园从最初的几亩薄地一点点发展起来,日子也更有了盼头。不仅家里蜜柚经济一年比一年好,2年前还选上了护林员,每个月也有固定的收入,也于2017年脱了贫,甩掉了“贫困帽”。
在荔波县,“蚕宝宝”成为老百姓的掌中宝。
它不仅仅获得全县人民的欢心,还承载了广大农户的梦想,在脱贫攻坚中担当重任,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钱宝宝”。“昨天的蚕茧卖27元一斤,我家今年才卖了3批,已经纯收入15000多块钱了!”荔波县茂兰镇尧明村55岁的农户何晚珠盘算着,种植的15亩桑树,养蚕一年给他带来10多万元的效益没问题。种桑就养蚕,有蚕就种桑。在荔波县,桑蚕成了田间地头的热门话题。2018年仅是桑蚕种植就发展到了3.5万亩。2018年,荔波“四场硬仗”捷报频传。“1+5+N”产业扶贫体系成为脱贫攻坚主引擎,惠及农户8206户3.15万人。
群众的获得感在家乡的“新颜值”里。
“有点不像我家了,差点以为走错地方,找不到家了”!这是近日,荔波县朝阳镇八烂村在外务工人员回到家乡的第一感受。朝阳镇八烂村,这个位于樟江沿岸的布依族寨子,村名源自布依语“balan”的发音,本是“阳光灿烂”的意思。可因为村容村貌脏乱差和村民生活条件差,人们笑称“八烂”就是路烂、房烂、穿得烂、吃得烂……如今的八烂早已摘掉了昔日的脏乱的帽子,走进八烂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穿上山水主题“外衣”的民房。各式各样的彩绘遍布山村,与远处的山水相映成画。走在整洁的乡间小道上,房前家家有花草,令人赏心悦目。八烂村应该叫八美村了,当地村民打笑着说。
脱贫攻坚成效如何,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发展大局。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最急最盼的就是摆脱贫困。为在全面小康建设道路上不让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掉队落伍,让率先建成的全面小康够“硬气”、有“底气”,荔波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合力攻坚。1037名选派干部冲锋在前、奋战一线,帮扶单位并肩作战、协同发力,全县上下宵衣旰食、攻城拔寨,压茬推进“春风行动”“夏秋攻势”“专项治理”任务,扎实开展“户户过堂、村村过关”。眼下,全县上下正凝心聚力脱贫攻坚,脱贫成果在群众的笑脸里和满满的获得感里。实现全面小康的种子正在荔波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荔波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蒙莎莎 王永杰 覃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