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西江模式”进入两会专刊 旅游带动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来源:
黔浪网
旅游扶贫
凝聚共识谱写时代华章 共商国是同绘复兴宏图
●聚焦2019 全国两会●
凝聚共识谱写时代华章 共商国是同绘复兴宏图
奋力奔跑 同心追梦
—— 十分钟了解西江苗寨十年 ——
导语
3月7日,是2019年全国“两会”开放日,中新社《中国新闻报》两会专刊以“雷山:文化旅游开创特色扶贫新路“为题,对贵州省雷山县的文化旅游扶贫所取得的成效作了深度报道。专刊在当日下午三点送达全国两会贵州开放日的会场代表、委员驻地。报道有《雷山文化旅游开创特色扶贫新路》《雷山县通村村打造乡村版滴滴》《千户苗寨十年熔铸西江模式》《苗寨文化资源变成发展资本》《苗寨景区十年治理成效显著》《旅游扶贫 西江苗寨致富有方》《告别贫困 苗寨越过越火》《奋进新时代 西江模式有价值》。
西江旅游
助推 脱贫攻坚
01
以旅游扶贫为抓手,加快群众脱贫步伐
02
以创业就业为平台,实现群众就业增收
03
以村企合作为模式,助推特惠资金效益
04
以扶贫济困为载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05
以结对帮扶为契机,助力精准扶贫发展
06
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树立行业新标杆
07
调整公司产业结构,带动景区经济业态
08
以景区品牌为资源,创电商扶贫新模式
★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扶贫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2017年,“雨露计划”旅游扶贫助学基金发放现场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电商扶贫行动”雷山专场
★2018年,西江旅游扶贫投资有限公司组织扶贫募捐活动现场
CCTV7《聚焦新常态》栏目走进西江千户苗寨进行专题报道
......
近年来,西江旅游公司认真履行旅游带动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依托西江千户苗寨浓郁的苗族风情和独特的吊脚楼建筑群风貌景观,以民族文化旅游为抓手,以促进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共同脱贫致富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通过“产业带动助扶贫、门票分享助扶贫、就业带动助扶贫、项目支持助扶贫、电商推动助扶贫、教育帮扶助扶贫、建旅游扶贫投资有限公司助扶贫”的“六助一建”的做法,助推旅游脱贫攻坚,成效较为明显,先后获得了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集体等荣誉。
西江模式
十年 变化速览
01
村寨面貌得到有机更新
02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03
脱贫创富成效显著
04
旅游品牌日益响亮
05
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双赢
06
社区居民充满文化自信
07
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提升
★改变一:村寨面貌得到有机更新
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面貌虽然较之以前有所改变,但各项基础设施仍然很不完善。全寨和外界的联络通道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沙石公路,每天只有几部中巴车开往雷山县城和州府凯里,整个寨子环卫设施极为欠缺,村民生活垃圾只能倒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无法进行有效处理;2008年以前,全寨没有一座现代化冲水式公厕,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整个寨子街道污水横流,畜粪满街,臭气熏天;居民晚上出门基本“靠月亮”、“借电筒”,晚上黑灯瞎火;逢年过节整个村寨缺乏大型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
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西江苗寨在总体保持传统村落的自然之美以外,不断增添新的美丽。2008年,先后对古街、游方街以及村寨巷道进行了提升改造,铺设了富有苗族文化气息的路面,开通了西江至凯里朗西旅游公路,改造了县城到西江的雷西公路,大大缩减了西江苗寨到州府凯里的距离;2015年,凯雷高速公路修到西江苗寨门口,构筑了西江苗寨和外界的快捷通道,西江苗寨开通的两个客运站,每天几十班次开往县城和凯里,大大方便了村民和游客的自由出入;2009年,西江苗寨拥有了近百人的环卫队伍,每天不间断对苗寨村民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进行打扫清运;2011年西江苗寨开始修建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从此西江苗寨不再是污水横流、畜粪满街的状况;2009年,西江苗寨新增绚烂的灯光夜景,不仅提升了整个苗寨的看点与颜值,还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夜间出行;两个大型停车场的修建,使得西江苗寨在旅游旺季拥有了4000多辆车的停车能力;连续多年,西江苗寨修建、扩建了演艺表演场、芦笙场等村寨文化活动场所,让村民告别了没有大型文化活动场所的苦恼;2016年,掀起的“厕所革命”让西江苗寨有了第一座“三星级”的旅游公厕……通过十年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整个西江苗寨整体上得到有机更新,村寨旧貌换新颜。
★改变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在西江苗寨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西江苗寨开始零星出现各种经营商户,到1995年,整个村寨仅有10户人家从事商业经营,20来户人家从事刺绣品加工,整个苗寨生计单一、经济薄弱,没有任何现代产业作为发展基础。
2008年,随着“省旅发大会”的举办,西江苗寨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结构逐渐被打破。2009年,西江旅游公司建立后,积极发挥国有龙头企业的市场活化、带动作用,紧紧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几大要素搞建设、抓市场,有力带动了相关市场主体的“包容性增长”。截止到2017年6月,累计在西江苗寨景区注册的旅游生产经营主体达1300多户,总量比1995年增长了40多倍,形成了较完整的旅游服务产业链;在西江全寨1300多户农户中,99%以上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旅游的开发,在参与旅游的同时,虽然有部分农户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但总体上整个苗寨已逐渐实现“生产农业”到“休闲农业”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已经不是西江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西江苗寨的支柱产业,成为人人能够参与、个个可以获利的主导产业。
十年来,旅游的开发基本实现了西江苗寨的生计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此外,通过旅游的“溢出效益”,西江的旅游开发还带动了周边附近20多个村寨养殖业、种植业和银饰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也对雷山的县域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西江苗寨已成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和旗帜。
[b]★改变三:脱贫创富成效显著
[/b]
从根本上说,西江苗寨开发旅游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2005年,西江苗寨人均年收入仅为1431元,村民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仅够家庭维持基本的油盐问题。因此,2008年以前,西江约有1500名青壮年劳动力主要前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一带进行劳务输出,赚钱以贴补家用。2008年旅游开发后,西江苗寨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回流到本寨进行就业创业,截止到2017年年底,西江整个村寨社区青壮年劳动力在外打工人数可以忽略不计。
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社区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仅仅只有农业收入和劳务力输出收入两个项目,收入来源单一且尚不稳定,随着2008年旅游开发的兴起,西江苗寨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2018年对全寨1154户村民经济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西江苗寨景区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2100元。户均约为86190元。
目前,西江每户村民获得的旅游收益主要体现在“奖励性收益”、“就业性收益”、“经营性收益”和“资产性收益”等四个方面。“奖励性收益” 西江旅游公司每年拿出18%的门票总收入,以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的形式分配给西江寨子里的每家每户。因此项收益的制度化,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经费已成为西江苗寨村民的刚性收入,受益覆盖率达到100%。从2009年至2017年,累计发放1亿多元,户均累计达7万元以上。“就业性收益” 据2017年不完全统计,西江苗寨参与各种旅游就业的村民在1000到1600人左右,在旅游旺季,这些就业岗位能带来的收益每月有2000-3000元之间。“经营性收益”,到2017年底,西江苗寨从事各种旅游经营的农户总数有近500户,受益面覆盖到整个社区家庭总数的30%左右,每户经营性收益少则几万元,多达几十万元。“资产性收益”,到2017年底,西江苗寨景区约有500多户将自己房屋进行租赁,每栋房屋年租金都在万元以上,尤其最近几年,由于西江旅游的井喷和客流的增长,房屋租金普遍在5万到50万之间。目前,整个西江苗寨景区有房屋和门面出租的家庭占到整个村寨家庭总户数的30%左右。
此外,通过景区带村、辐射周边、龙头企业带动等作用,周边村寨以及雷山县内各村寨约有2000余人常年不间断在西江景区在打工。
★改变四:旅游品牌日益响亮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江苗寨因民族文化的原生性、丰富性以及规模宏大的苗族吊脚楼群,而逐渐被人所知晓。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列为农村旅游对外开放乙区;1986年,时逢西江苗寨过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引来了众多宾客参加;2000年,雷山开始举办“苗年活动”;2007年,“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露天博物馆”得以建立,在众多民俗学者、民族研究者、文艺采风人员和媒体记者的笔下,西江开始有了“天然民族风情博物馆”、“黔东南最大的苗寨”、“贵州最大的苗寨”、“中国最大的苗寨”等美誉。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这一期间,由于缺乏旅游开发的强力介入,西江苗寨作为旅游市场上的目标品牌,依然还鲜为人知。
2008年,随着当年“省旅发大会”在西江举行,雷山县委县政府以全县之力,投入巨额资金对西江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以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当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过78万人次,较2007年大幅度增长。2009年,文化学者余秋雨到西江苗寨,并发表赞誉西江的文章。他发出的“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等富有感染力的感悟与赞叹,增加了西江苗寨作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年,国有旅游企业西江旅游公司成立。这个龙头企业成立后,紧紧以文化引领,市场驱动,开展多种营销手段,不断在文化产品上推陈出新。在政府、公司、村民和学界等多主体的推动下,西江苗寨旅游品牌产生了质的飞跃,十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先后获得了“全国4A级景区”、“中国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殊荣。在这期间,西江苗寨旅游品牌国际化速度不断加快。2017年,西江苗寨景区获得“全球十佳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同年年底,西江苗寨的巨幅广告宣传片首次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上播放,标志着西江旅游品牌开始走出国门,逐渐为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认知。
★改变五: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双赢
2005年以前,西江苗寨没有一家民族博物馆、没有任何一个文化展示点。2007年前后,随着西江苗寨本土籍学者张晓教授在西江苗寨举行“民族文化传承与妇女发展项目”和雷山籍学者韦荣慧牵线搭桥的“中国民俗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露天分馆”的建立,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传承开始走向良好轨道。
2008年以后,西江苗族博物馆得以建立,西江苗寨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展示的场所。随后几年,西江苗寨先后有 20多户家庭博物馆挂牌。其中,以2017年西江也东苗寨村民李文芬“阿幼苗族博物馆”的正式开馆为标志,掀起了西江旅游开发十年来民间家庭博物馆建立的巅峰。
为有效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和西江苗寨规模宏大的吊脚楼建筑群,旅游开发不久,西江景区制定了村寨吊脚楼的奖励保护条例,有效地保护了苗族传统建筑吊脚楼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十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各重要节点,先后建成了“银饰坊”、“刺绣坊”、“蜡染坊”、“古歌堂”、“鼓藏堂”等20多个民族文化展示点,极大地保护与彰显西江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西江村两委在“吃新节”、“苗年节”、“鼓藏节”等各种传统节庆举办的“苗歌大赛”、“千人齐唱苗族古歌”等活动,极大地唤醒了西江社区居民的文化记忆与本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热情。2016年11月,民间智库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在西江苗寨正式建立,在西江苗寨开展了“学苗文唱苗歌”、开设了讲解西江苗寨文化的“西江讲堂”,拉开了本地民间机构参与苗族文化传承与挖掘的序幕。2016年底,随着不断觉醒的“文化自觉”,西江村民开始自己编写基于本土视角的《西江千户苗寨志》。
近十年来,在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方面,西江苗寨通过苗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坚持以“现实”为尺度,连续挖掘出了“高山流水”、“五壶四海”、“十二道拦门酒”等苗族酒礼酒仪;通过场景置换、文化再造等手段,推出了“鼓藏肉”、“苗王鱼”等苗族传统美食;通过艺术上的升华与提炼,将民族叙事、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与舞台化的结合,打造出了“美丽西江”晚会;扎根于西江苗寨经营的商户,也积极将苗族文化符号运用于店名、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中,让丰富厚重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活力十足的现代魅力。
★改变六:社区居民充满文化自信
长久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地处雷公山腹地,山高水陡,经济发展欠后,西江苗寨社区居民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谈及本民族文化,有时不免会陷入“失语”、“尴尬”、“失落”的境地,羞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张扬与表达。自2008年以来,通过民族旅游的开发,西江苗族文化有了充分展示、交流、传播的平台,在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中,那些祖祖辈辈保留下来的节日、歌谣、服饰、建筑、习俗、饮食等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与彰显,在旅游活动中,让西江社区居民对西江、对苗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审视,激活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与热爱,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巨大能量,让社区居民逐渐对自身拥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感到十分自豪,由此社区居民文化自信心大增,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谈到西江千户苗寨,谈到苗族文化,人们都充满了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改变七: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提升
2008年旅游开发前,由于依靠传统农业为生和村寨人口规模巨大的因素,西江苗寨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中,生态环境一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周边的几个山头因为村民常年砍柴来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燃料而变成了荒山野岭;在附近山头的林木都被砍光之后,有的村民为了能砍到一挑柴火,有时甚至要走十几里山路。2008旅游开发后,由于家庭收入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家庭经济的大幅度改善,西江苗寨99%的家庭都用上电磁炉、电磁灶,基本告别了以柴火为生活燃料的农业时代。加上旅游业本身低消耗、低排放,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因此自旅游开发以来,西江苗寨景区的自然生态原先超负荷的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原先只有草丛覆盖的周边山头又重新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提升。不负青山,赢得金山。2017年,包括西江苗寨在内的西江镇因为绿色发展、生态良好,守住了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西江镇和西江村分别获得了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的荣誉称号。
■ 文字摘自《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十年发展报告(2008-2018)》李天翼主编,麻勇斌、苍铭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来源:西江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