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特殊的欢迎礼 ——石桥大簸箕苗寨的板凳舞
来源:
黔浪网
目的地
石桥大簸箕苗寨位于丹寨县城北三十五公里处,是凯里与丹寨的交界地带。大簸箕是一个百户苗寨,全部都是王姓苗族。
石桥大簸箕苗寨位于丹寨县城北三十五公里处,是凯里与丹寨的交界地带。大簸箕是一个百户苗寨,全部都是王姓苗族。分属三个家族。苗寨三面被南皋河包围,大簸箕苗语叫“巴基”,汉语取其谐音。因为在丹寨兴仁一带有大小簸箕二寨,因此习惯称之为石桥大簸箕。
大簸箕苗寨历史
大簸箕寨历史悠久,据寨中老人讲,传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三辈人了。按这样的说法,据推算大簸箕寨应该有七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从远方来到石桥大簸箕生活的苗家人,还有这样的歌:“老人死了,灵魂要顺流而上,回到雷山西江的鼓场上去。”看来,大簸箕的苗家人应该是从西江顺流而下迁徙到这儿来的。
大簸箕苗寨风光
大簸箕寨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寨子对面有一个五十多米的绝壁,叫梳子崖。壁上有一凹进去的地方,很像一个人形。传说,以前有一个百般虐待公婆的恶媳妇,所做所为罄竹难书。雷公为此而大怒,把她劈死的崖上,尸体陷入崖石里,留下了这么个痕迹。寨子的左边,有一个溶洞,叫“银子洞”。洞口有几幅红色的岩画,其中两图为人,一图为人骑马。寨中老人说,这些画不知道传了多少年代了,没有人说得清楚。那怕被水淹了后,图的颜色也是不变的。
寨左后测是破山冲,原来是一座山,后被雷公劈成了两截。那是因为最早来到大簸箕的苗家最早的公“告罗牛”与人争执,打得不可开交,雷公见状把山劈成两截,才止住这场争斗。破山冲峡谷幽深,冲尾有一瀑布。瀑布高二十余米,宽十多米,水如银河,飞落而下,捣珠碎玉,终年如是。冲口有一溶洞,深而且宽,还留有当年躲避兵灾砌筑的石床。寨后保寨树下有一口泉水,清凉甘美,终年不竭,还能做药治病。相传寨上有人娶了有麻风病的姑娘为妻,后来那位姑娘吃了这泉水,病就好。所以每当一提到这口水井,大簸箕寨的人无不自豪。
寨右边河下游,有一座天生石桥,下游石桥村的名字就来源于它。石桥前有一巨大的石壁,笔直而立,非常壮观。沿河而下几百米,还有一个比先前小一点的石壁,石壁下凹进一道十分光滑。这三个地方自古都是游览的好地方,大石壁上还能看到清朝乾隆、嘉庆、咸丰年间的题词石刻。石桥大簸箕所在地,是石桥造纸的地方。山上种有勾皮树,是石桥古法造纸的上等原料。这儿居住在石桥大簸箕寨的苗家人,勤劳、热情好客。
大簸箕板凳舞
吊脚楼是苗家人的杰作,在大簸箕寨一栋栋杆栏式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一层使用来圈养牲畜的,二层是用来生活起居的,三层是用来储存粮食的。有些地方建在用鹅卵石垒砌的石基上,寨子里青石板铺的小路也因山势的起伏而起伏。
平时寨子里显得很宁静,只有在节日或有客人到来的时候,小板凳一敲,整个山寨就沸腾起来了。板凳舞过去是在生孩子的时候跳的,生了小孩以后婆家要挑着谷子、酒,去女婿家跳板凳舞,一般是在满月酒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婆家挨家挨户地请寨子里的人吃饭喝酒,当酒喝得高兴后就会跳起板凳舞。
大簸箕苗寨的人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一家有客,邻里相待。小板凳一敲,整个山寨就沸腾起来了。在2004年,CCTV《中华民族》系列电视片的《寨子》系列中,有一期“大簸箕小板凳”是介绍大簸箕苗寨的。
来源:秀美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