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双城记丨从安顺屯堡到安徽徽州 一身凤阳装穿了600年
来源:
黔浪网
目的地
家谱记载的徽州,是安顺屯堡人家永远的心灵故乡。徽州的门楼和雕花,是安顺屯堡人家移植到贵州的真实乡土。以祖籍和家谱为纽带,以生命不凡的创造力为支点——屯堡,成为世界最大明朝实景博物馆。走到贵州、走到安顺,您看见的是来自明代移民凭借记忆今天仍在的汉文化奇葩。
清雍正六年(1729年),一名安顺屯堡汉子开启了他的寻亲之路,往返11520华里,费时200余天,最后抵达安徽黄山脚下的祖居之地。
今天,安顺屯堡人再走寻亲路,身穿600余年不变的凤阳汉装,说着明朝的江南方言,回到了梦里心心念念的祖居之地——安徽。600年的岁月长河中,我们穿着同样的服饰,说着同样的语言,居住着同样的建筑,坚守着同样的信仰……而寻亲的愿景只因岁月的磨砺而历久弥坚。
屯堡人的穿着——凤阳汉装的大明遗风
“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帚帚,脚上两个翘翘。”屯堡妇女的服装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围以黑布裙。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皇后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的。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屯堡脚着滚边绣花长统凤头鞋,这种绣花鞋十分讲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头略向上翘起,呈倒勾状,鞋帮也大多以蓝色、青色、绿色为底色,绣着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从脚踝以上打绑腿。
屯堡嬢嬢腰间别着的织锦丝带名叫——丝头系腰,文章开头中的那个屯堡汉子即安顺鲍家屯鲍氏第十一世祖鲍大千,当年,因为祖传唯一的一条丝头系腰被毁,他徒步6000多里回到安徽歙县棠樾村始迁祖妣老家,学习“丝头系腰”传统技艺。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明代服饰与发式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
屯堡人的语言——数百年不变的江南遗韵
屯堡人的语言遵循“离乡不离腔”的祖训,保持着明代江南口音。如“六”在汉语中的另外一种发音是[ lù ],仅用于两个地名中,一个是安徽六安,一个是江苏六合。在安顺屯堡,六仍保留着江南古音[ lù ]的发音。
自徽班进京,一直发展到如今的国粹京剧,人们似乎很难说清楚京剧的根源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是在屯堡,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戴着面具表演的传统地戏。根据戏剧专家的分析,它是戏剧活化石———傩的遗存,极有可能是京剧最古老的根源。唐宋以后这种地戏更富有表演性,并从中原流传到江南。在明代初年,跟随军队的迁移从徽州带到了屯堡。因此它可以说是徽剧最早的形态,在屯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存了下来。
屯堡人的房子——山里江南的徽派建筑
走进安顺屯堡和安徽黄山南麓的西递村,你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穿越感。来自“两江”地区的屯堡人将徽派建筑文化带上贵州高原,营造四合院,巧建垂花门,精雕石柱础,细刻木窗花……可惜因受经济及地理条件的限制,规模小了一些,有的也不那么规整,但其建筑形制及工艺,同徽派建筑别无二致。
屯堡依然沿袭着汉族人从江淮地区带来的徽派建筑风格,内室采用了木制结构,并且建筑平面多为合院式,采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
在安顺本寨的古宅中,不论地位高低亦或是穷家大户,几乎家家都有雕饰精美的垂花门楼,图案多为琪花瑞草、吉兽祥鸟,那一派温柔的江淮情调,无不镌刻着怀乡的暖意和尚美的情趣。
屯堡人的信仰——云贵高原上的抬汪公
始于明代徽州、随后移入屯堡的“抬汪公”,是屯堡人的信仰。有学者称,汪公是屯堡人信仰的“神祇”,屯堡人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对祖先崇拜的范畴。这一点,从每个屯堡人聚居处都有汪公庙中便可得到印证。
唐越国公汪华被徽学专家尊为“古徽州第一伟人”。自唐代开始,江南六州百姓奉其为神,奉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太平之主”。古徽州大地,纷纷建祠立庙,百姓四时祭祀,千年不辍。
每年农历正月十八,安顺屯堡村寨中的“抬汪公”文化活动与徽州大地至今流传的“抬汪公”所蕴含的寓意与流程相差无几。
家谱记载的徽州,是安顺屯堡人家永远的心灵故乡。徽州的门楼和雕花,是安顺屯堡人家移植到贵州的真实乡土。以祖籍和家谱为纽带,以生命不凡的创造力为支点——屯堡,成为世界最大明朝实景博物馆。走到贵州、走到安顺,您看见的是来自明代移民凭借记忆今天仍在的汉文化奇葩。
来源:安顺微旅游
实习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