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来源:
黔浪网
目的地
随着凯里市“创卫”活动全城如火如荼开展,针对各个“脏乱差”重点整治区域的治理行动也进一步进行。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牛场坝曙光路的临时小吃街改造情况。
随着凯里市“创卫”活动全城如火如荼开展,针对各个“脏乱差”重点整治区域的治理行动也进一步进行。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牛场坝曙光路的临时小吃街改造情况。
抵达曙光路路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牛场坝临时小吃一条街”的硕大的牌坊式招牌。据了解,临时小吃一条街改造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现已进入收尾阶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吃街摊位由大十字街道金井村十组自筹资金搭建,各位小吃摊老板只需要按自身需求进行简单店铺装修就可以重新开业。
“从前在别处卖炒粉炒饭要抢位子,而且不稳定,现在搬到这里不仅有固定的摊位,心里有底多了。”卖炒粉炒饭的摊主张翠绿三个月前从他人手中接下了曙光路的一个摊位,对于一个月停业开展改造工作,张大姐表示完全支持。她说“你们看看现在这个小吃街,不仅比以前干净整齐,而且遇到下雨天也不用麻烦了,方便!”
现在的小吃街已被改造成为一间间十几平米大小的固定店铺,每个店铺统一规划,以木板搭建,使用统一的节能灯泡,环保又整齐美观。记者观察发现,每间店铺的电路都进行了统一规划安装,电线外部进行了包裹处理,各个店铺内都设置了总电源开关,提高了经营的安全性。
“本次对曙光路小吃街的改造是我们十组在征得上级同意之后完全自筹自建,所有经费均由十组承担,资金来源则是一直以来对辖区内所有摊位收取的摊位费。过去的小吃街你们也知道的,脏乱差,环境卫生不乐观,使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金井村十组组长陈华勋向记者介绍了本次改造情况。他说:“因为这条路是斜的,以前大家就用木板搭平,各家搭各家的,这样小吃摊位前产生的污水和雨水很难排出去,形成积水,时间长了又脏又臭,不仅不利于小吃街的经营,而且周边居民意见也很大。所以这次改造,我们特意修建了小吃街排污系统,使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到下水道,将从很大程度上改善小吃街的经营环境”。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所有店铺是由木板搭建而成,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咨询了陈华财:“在改造开始前我们就为搭建材料的选择伤脑经,因为这一片属于棚改区,在选择材料时既要考虑安全性,也要把方便拆除考虑进去。在综合了种种因素之后,我们最终决定用木板搭建。”
保留下来的这条小吃街主要经营粉面、凉扮米豆腐、串串香等特色小吃,而没有烧烤等油烟大的小吃。作为凯里城区唯一保留下来的小吃街,它不仅方便了广大吃货群体,也承载了许多凯里人记忆、对老凯里的美好回忆。经过这次改造,相信更多人能吃得更安心、放心,在小吃街创造更多的记忆。
来源:黔东南微报
实习编辑: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