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八月去哪儿?长顺凤凰坝生态农业体验园游客如织
来源:
黔浪网
目的地
长顺县以打造“全省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为目标,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金秋八月,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蓝天白云下,微风吹拂着成片果园。在长顺县广顺镇凤凰坝生态农业体验园,引来游客如织。王八斤家的农家乐迎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何心志则忙着采摘生态果园的高钙苹果、紫王葡萄;坝子上三五成群的农户谈天说地,小河里的游客泛舟嬉戏……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的农村事业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一场乡村振兴的大战在广大农村拉开帷幕。长顺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百姓富裕”的总要求,结合自身特色,挖掘区位优势,打好“产业项目配套战”“生态环境保卫战”“脱贫致富攻坚战”三大战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后,美丽乡村聚集起美丽产业,美丽产业催生出美丽经济。
产业兴乡村兴
8月23日,骄阳炙烤这大地。在长顺县长寨街道上洪村下院组的“姆丽迷奇乡村旅游景区”。不少游客在这里戏水、划船,异常火爆。
“我们家乡的风景特别好,这里山清水秀,如果不做开发就太可惜了。”长顺县长寨街道上洪村村民班永琴通过资金入股支持景区建设,如今从村民变身成为股民,拿着家乡旅行社的股份授权书,她激动地说。
昔日的上洪村是地道的一类贫困村,因为产业薄弱,村民增收困难,村里的基建也相对落后。特别是下院组,农业产业做不强、基础设施跟不上,成为了当地村民的一块心病。然而,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长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做活农村经济。如今的下院村,各类产业不断兴起,通过“产业+旅游”有机融合,俨然成了长顺县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上洪村平均海拔在900至1000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森林覆盖率40%左右,冗雷河穿境而过,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我们距离惠水县城和长顺县城都只要半个小时车程,沿途青山绿水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现在通过成立合作社发展旅游,实现了‘单纯农产业发展’向‘农旅产业兴旺’的升级转变,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村主任程家发告诉记者。
为了打好农村的项目产业配套战,拉长物质基础,长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党建引领,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进一步在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观光农业上做足文章,延长农产业链,尤其是打造出农旅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进一步拓宽了新时代下农村发展的空间。
目前,长顺县已经创建村集体经济实体73个,种植示范基地37个,规模养殖示范基地27个。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了农村产业发展。全县范围内的每个村都培育发展了1-2个主导产业,组织群众开展蔬菜种植、绿壳蛋鸡养殖、苹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经营。并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已建成长广线“高钙苹果+旅游”、摆所镇“紫王葡萄+旅游”等一批“接二连三”示范基地,其催生聚合效应形成了明显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环境美乡村美
“乡村不是哪一家的乡村,要振兴还得靠大家共同努力。”谈到乡镇环境整治工作,长顺县长寨街道付家院村平王组的组长罗德银有话说。
“以前没有制度约束,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分传统,老百姓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生活垃圾一般都是就地倾倒、攒够了再集中焚烧。”回忆起曾经的付家院村平王组,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生态环境都与文明乡村的标准相距甚远。但这一切都从当地“组管委”的建立起而发生改变。
如今的平王组,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卫生整洁。据罗组长介绍,为了更好地实现乡镇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振兴,当地通过搭建“组管委”架构,落实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四共”机制,真正实现了村民自治、组民自治、互相管理、互相监督的作用。同时,制定了“九不准、六必须、一拉黑”的组规民约,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让文明乡风吹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有了乡风文明的保障,生态宜居的目标才能实现。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长顺县紧扣“三区三基地”发展目标定位和做好“三篇文章”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标本兼顾”的原则,以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驻地、原乡镇政府(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驻地、国省道、县乡道公路沿线和行政村、旅游景区为重点对象,深入开展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争全县所有乡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乡容镇貌大为改善、乡风文明更加凸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积极争创到更多的州以上文明乡镇。
截至目前,长顺县先后已投入4900万建设县级垃圾压缩转运站,乡镇、社区垃圾转运站17个;融资1.06亿元,投入集镇污水处理项目9个;投资10.01亿元,在30户以上的村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通村通组道路工程,垃圾焚烧池建设、路灯安装、公厕改造等工程突飞猛进。同时,深入推进“治七乱”工作,强力治理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牌乱挂以及垃圾乱倒等,乡镇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美好的乡村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长顺旅游,以长顺县白云山镇布依族村寨中院村为例,中院村通过“六月六布依风情节”为平台,弘扬中院村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群众宜居环境不断改善,中院组古民居房屋和“陈大嫂”故居得到了重点保护,正全力打造一个以休闲、娱乐、观光、美食、考古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产业。
群众富乡村兴
“农家乐是我在2015年开的,除此之外还有个生态果园和一片鱼塘。不过现在生意太忙,鱼塘我都没时间去打理了。”说起王八斤,他可是长顺县石板村凤凰坝景区里的“隐形富豪”。自1989退伍后,王八斤就回到长顺做起了烤烟种植,闲时则在外地做些零工。他介绍,为了让两个孩子都念大学,他也是砸锅卖铁,所以,家里的生活一直不算宽裕。“差不多是2015年开始,县里面花钱打造旅游业,凤凰坝这里也发展成了旅游景点,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也趁此机会,借钱凑了40多万,就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现在生意好的不得了。
客栈饭菜价格适中,10-20多元居多,最贵不过28元。由于价格公道,南来北往的客人多聚于此,“八斤客栈”的名声也渐渐打响。现在他家的农家乐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容纳十多桌,闲时也有三四桌生意。加上目前长顺“融贵阳·融贵安”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基础设施也不断改善,一大批贵阳、贵安新区、安顺、惠水的游客纷至沓来,很多人都是奔着客栈的名号来的。
除了品尝特色农家饭,当地还通过土地流转,搞起了高钙苹果、生态养殖等产业。随着长顺县的乡村旅游业一日千里,让当地的农产业“+”上了旅游。现在,王八斤家的40亩高钙苹果已经成熟、600多只散养土鸡和20头香猪长势喜人。“我现在和老婆两个人,一年随随便便就能赚个十多万。”王八斤得意地说。
近年来,长顺县以打造“全省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为目标,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再造村落、打造以旅游产业带动扶贫的新模式、打造出全新的“绿地游轮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精细化产业和农业教育、休闲、健康、养生、体验等多元化旅游项目产品,深度开展农旅融合发展。
长顺县通过农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适度扩面、提质增效、创新机制、助民增收”为抓手,发展“绿壳鸡蛋、高钙苹果、紫王葡萄、小米核桃和有机蔬菜”等观光休闲农业,快速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来源:品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