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贵州绥阳:飞出去的“金凤凰” 飞回来“搞农业”
来源:
黔浪网
黔货出山
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姑娘,到学成毕业扎根北京,在村民们看来,蒋艳是文星村飞出的“金凤凰”;从一个年薪近10万元的都市白领,到种植食用菌的行家里手,蒋艳又转身成为了村民眼中的创业“明星”。
“当初她放弃工作回来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她脑子有毛病,天天跟泥巴打交道有啷个前途嘛?现在才发现这个女子不简单,她种的菌不仅卖相好,品质高,买的人也多,不得不佩服!”提及绥阳县大路槽乡文星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蒋艳,村民们一个劲地夸赞。
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姑娘,到学成毕业扎根北京,在村民们看来,蒋艳是文星村飞出的“金凤凰”;从一个年薪近10万元的都市白领,到种植食用菌的行家里手,蒋艳又转身成为了村民眼中的创业“明星”。
妆容精致,笑语嫣然,蒋艳留给记者的第一印有些惊艳。“这是榆黄蘑,别看它颜色鲜艳,其实是一种非常安全,食用价值也很高的菌类,在市场上非常抢手,生产和经营效益均较一般农产品高得多。”
在食用菌种植基地,蒋艳聊起她的产品如数家珍。
今年36岁的蒋艳是家里的独生女,勤奋好学的她从农技学校毕业后,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农技专业人员。然而,2017年,蒋艳突然辞职回到老家,搞起了食用菌种植,这让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但蒋艳却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出差时在附近餐厅吃饭,一种叫‘灰树花’的食用菌我觉得非常美味,很像小时候吃过的野生菌,于是我向老板打听,可是被他回绝了。一直想发挥自己的专业长处自主创业的我,那时候就萌生了发展种植业的想法。”
在通过考察和听取专家建议后,蒋艳决定选择一种眼下非常流行的种植模式——“仿野生栽培”技术。为了进行品种选育,第一年,她便试种了含灰树花、榆黄蘑、凤尾菇、红平菇在内的6个品种。
“简单的说,‘仿野生’就是模拟野生生态环境,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不过度人工干预,将菌包返回到林地等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地方。杂草和菌种之间的生长竞争还原了菌在野生环境中的生长过程,从而使食用菌更绿色、更高效果。”
走在食用菌种植大棚里,一朵朵食用菌破土而出,在绿草的映衬下让人仿佛置身深山野外,“8个大棚共存放菌棒16万余个,预计年出菇25万斤左右。”蒋艳说,为了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及棚内温度,基地上还利用滴灌技术精准“模拟降雨量”,同时制定不同的“锄草计划”,形成一套完整的仿野生种植体系,“这几个品种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4—28℃,根据咱们当地的气候特点,一般在三月份前后就可以开始陆续采摘了。”
蒋艳向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栽种6000多个菌棒,能产鲜菌30000多斤,按销售的平均价格每斤10元来算,这8个大棚一年能为她带来240万元的收益。“种植仿野生食用菌的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培育原种和母种的时期,不太适合较小单打独斗,所以成立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管理、销售的模式比较好,我们目前主要是采取市场批发和体验采摘的方式进行销售,前景还不错。”
为了将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大路槽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将文星村10余户贫困户通过扶贫项目资金量化到户入股合作社,采用“村支两委+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精准扶贫。
该乡组织委员张俊昊颇有感触地说,如果把扶贫资金直接送到贫困户手上,但贫困户钱花完了,贫困依旧。“这些贫困户大多因缺项目、短资金、没技术、少劳力致贫。”张俊昊表示,在蒋艳的食用菌产业探索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下一步该乡准备将该模式推广到全乡,把贫困户捆绑到合作社,以此带动群众实现脱贫增收。
“没想到还能挣到钱,摆脱贫困户的帽子。”在合作社食用菌基地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贵敏告诉记者,在基地打工,一天有70元的收入,一个旺季下来就有4000多元,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希望在山、潜力在山,探索一条山区高效农业发展的路子才是关键。但更关键的是人才,希望像蒋艳这样的金凤凰多回来,参与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该乡党委书记付菊玲表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要能够为群众找到一条有效的、可持续的增收路子,变“长远扶”为“扶长远”。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种养殖示范基地,成立劳务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等方式,该乡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
来源:绥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