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贵州绥阳双河洞成“亚洲第一长洞” 世界排名第六
来源:
央视新闻
全域旅游
2018年,双河洞探明长度达到238.48公里,成功超越马来西亚的清水洞,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3月24日下午,2018年双河洞国际科考节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双河洞首席科考专家让·波塔西和中方专家李坡联合宣布:双河洞已探明长度达到238.48公里,以16公里的优势,领先于马来西亚的清水洞(杰尼赫洞)现有长度222公里,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双河洞在世界长洞中的排名升至第六位。
在2017年,双河洞探明的长度突破200公里,连通的洞口数量达到了46个。通过科考专家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双河洞连通的洞口达到了56个,比去年增加10个,探明长度也增加到了238.48公里。
【今年双河洞科考新发现】
碓窝洞和双河洞连通
碓窝洞是2003年,当地村民发现的一个新洞口,由于探测难度十分的大,直到2015年,科考专家们才发起了对碓窝洞的探测,通过3年多的努力,碓窝洞探测的长度达到了8公里以上。在今年的双河洞科考节期间,让·波塔西带领的小队,在双河洞的腹地成功的找到了一个新的洞道,与双河洞系连通,为了连通碓窝洞和双河洞,在去年冬天,让·波塔西曾在洞内进行了连续84个小时的探测。
发现一种濒危生物
在对碓窝洞的探测当中,科考专家们在洞内发现了一种濒危的物种,它的外形跟“娃娃鱼”很像,长度约10厘米左右,目前科考专家并未能对这种生物进行准确的定义,猜测这应该是蝾螈的一种,科考专家钱治称其为“矮胖蝾螈”,另一名科考专家小葱则称其为“日本爪鲵”,虽然无法准确定义这个新发现的生物,但可以推断这是一种濒危物种。一次性发现多种大型生物化石
在这一次的科考当中,科考专家们在洞内还发现了新的生物化石,有熊猫的化石,还有疑似剑齿虎、剑齿象的化石,在双河洞之前的科考当中,双河洞还发现了熊,疑似犀牛等动物的化石,由此,专家们推测,绥阳曾经是这些大型生物的主要分布地,不过由于气候的变化,现在这一类的生物已经基本消失。回顾:绥阳双河溶洞31年科考历程
1987年,绥阳当地的村民,向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进行报告,发现较大的洞穴群,同年,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派出科考人员对其进行初探。1988年,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联合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进行国际联合科考,双河洞探测长度达到35公里,但35公里并未完全连通。
1990-2000年,在这期间,在没有太多资金和装备支撑的情况下,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对双河洞进行了间歇性的科考,持续了10年,并顺利将双河洞探明长度增加到50公里以上。
2001年开始,中法联合科考队来到双河洞,并决定每年定期对双河洞进行科考。
2003年,双河洞长度达到70.5公里以上,成为中国第一长洞。
2005年,双河洞成为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国际洞穴培训基地挂牌成立。
2006年,双河洞长度突破100公里。
2016年,双河洞被重新定义,在这一年双河洞成为世界最长的天青石洞穴,和世界上最长的白云岩洞穴,探明长度达到186.33公里。
2017年,双河洞探明长度突破200公里,跻身成为世界第十长洞。
2018年,双河洞探明长度达到238.48公里,成功超越马来西亚的清水洞,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双河洞为何要科考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科考,可能很多人很纳闷。据科考专家介绍,有别于地表的科考,洞穴处于地下,能较长时间的保留一个地方的历史痕迹,比如古地质、古气象、古生物甚至水文等。这些都是科考的重点内容,这些将有利于我们对古时环境的认知,帮助人类更好的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思考如何去保护人类的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