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看贵州|贞丰布依“三月三”:传承布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4月18日,以“传承布依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8年“三月三”祭山节系列活动在贞丰县永丰街道必克村举办。

4月18日,以“传承布依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8年“三月三”祭山节系列活动在贞丰县永丰街道必克村举办。

“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本次贞丰“三月三”祭山节系列活动精彩连连、看点颇多。

祭山求雨祈福

“祭山”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传统习俗。祭山时,由摩公主持诵经开祭,转场祈福等仪式,然后杀鸡宰猪祭祀山神,意在祈求山神保佑全村群众福寿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千人诵读“议榔规”

“议榔规”是布依族古老的一种民主议事文明约规。“议榔”是布依族的一种民间议事会组织;“榔规”即“寨规”,是布依族民间议定的民间规约,亦称“榔约”,相当于现今的“村规民约”。“榔规”内容通过寨老商议、村民议定、宣布生效,人人必须自觉遵守,违者必究。

“榔规”内容大体是维护本村寨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道德伦理以及村民的公共利益、人身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等。体现一个村寨村民的意志和愿望,并有较强的约束力,确保本村寨得到安宁,又加强寨邻间的团结友爱。

千百年来,“议榔规”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口头约定的“无字公约”。在布依族“三月三”祭山节日活动中,寨老用布依语宣布或重申“议榔规”,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还借用汉字的音、义,把条文刻在寨中的石碑上或书写于纸上,使其家喻户晓。

千人“糠包”展示

打糠包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为喜爱的一种传递爱情的娱乐活动,糠包传情是布依族婚姻习俗中较为古朴的交友恋爱表达方式。打糠包一般是在春节、“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等节日进行,彼此投向对方的糠包,传达的是爱慕之情,空中飞舞的彩袋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贞丰布依族“三月三”祭山节为青年人提供了彼此表示爱恋的机会,布依族青年男女借助上山“躲虫”良机,通过打糠包、唱情歌等形式,进行“赶表”“浪哨”交友恋爱活动。别具韵味的“糠包舞”展演更增添了节日文化的风采。千人“打糍粑”布依族“打糍粑”具有深刻的民俗内涵。如:春节打“挡雷粑”是敬畏自然、珍惜粮食;“三月三”打糍粑是敬天地、求雨顺;四月八打糍粑是敬牛王、勤耕耘;重阳节打糍粑是孝老人、乐奉献;婚娶打糍粑是求婚配、互珍爱;立房打糍粑是造“龙窝”、子孙旺等等。据悉,2015年贞丰“布依族糯食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中国饭店学会授予贞丰县“中国糯食之乡”称号。布依族服饰展示下午,来自广西隆林、西林,云南罗平、马关、巧家、丘北,贵州花溪、南明、惠水、罗甸、关岭、镇宁、六枝、水城、紫云、兴义、晴隆、普安、册亨、望谟、兴仁、安龙等地的布依族同胞在必克布依文化广场登台展示多彩服饰和才艺。布依族服饰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演进,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圈,凝聚了包涵纺织、靛染、蜡染、刺绣、挑花、裁缝等系列纺织文化精髓。布依族服饰刺绣图案选用的野草花卉、珍禽异兽,绿叶飞蜂舞蝶以及想象中的事物作为题材,古朴典雅,形象逼真,具有质朴自然之美。布依族服饰集多种工艺技术于一身,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独特的审美特征。2014年“布依族服饰”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对劳动致富的憧憬,对平安和谐的企盼,对粮食丰收的期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凝聚了布依族同胞浓浓的亲情、寨情和乡情,是传承布依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符号,是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台,是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布依族的生态意识、文化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节日,是优秀的传统性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中国贞丰布依族“三月三”祭山节活动的举办,旨在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助推和促进全县民族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源:贞丰县委宣传部


相关推荐
  • 警校联动共筑安全屏障!贵工商交通安全宣讲活动守牢师生出行"生命线"

    警校联动共筑安全屏障!贵工商交通安全宣讲活动守牢师生出行"生命线"

  • 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推出"春日绮梦下午茶"

    上海鲁能JW万豪侯爵酒店推出"春日绮梦下午茶"

  • 洲际酒店集团2025年大中华区开业亮点

    洲际酒店集团2025年大中华区开业亮点

  • 新华丝路:泉州借文化复兴浪潮助推旅游业蓬勃发展

    新华丝路:泉州借文化复兴浪潮助推旅游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