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没有接踵摩肩的人群,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这里就是贵州侗寨,这里只有最淳朴的乡民,最豪放的侗族大歌,最不可思议的风雨桥!
没有接踵摩肩的人群,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这里就是贵州侗寨,这里只有最淳朴的乡民,最豪放的侗族大歌,最不可思议的风雨桥!
黎平县风雨桥
黎平县地坪风雨桥历史悠久,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曾多次修葺。这座坐落于地坪南江河之上的风雨桥已有135年的历史。桥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也是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桥上有各种双龙抢宝、鸳鸯比翼、各种珍禽异兽等雕塑以及各种历史人物故事、侗族生产生活情境等彩绘。各处雕塑、绘画无不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摄/还旧楼主)
风雨桥与水中的倒影相接,形成了一幅对称美妙的画卷。
(摄/画鸽Huage)
黎平肇兴侗寨风雨楼
肇兴侗寨由五个村落联成,故远近耸立着五座钟鼓楼,分布在仁、义、礼、智、信五个寨子。寨内流水旋回,四座风雨桥将吊脚楼房屋、晒禾架、鱼塘、鼓楼串联起来,井然有条,这是一种安详如流水一样的生活。
(摄/王铁兰)
在肇兴侗寨里,清晨你可以看到袅袅炊烟中朦胧迷人的村寨。在午后夕阳下,有了这般景色的存在,你都不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在夜色里,你可能要在这夜景里如痴如醉。
从江风雨桥
从江县现存分布在各村寨大大小小的风雨桥有六十多座,其中有文字记载较早的现存风雨桥是往洞寨脚风雨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摄/205大队胡)
从江县的风雨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其中流架风雨桥、金勾风雨桥、增盈风雨桥、里阁风雨桥、高黄风雨桥、小黄德风雨桥等较为有名。位于从江县谷坪乡流架风雨桥是亭阁式风雨桥的代表。该桥始建年代不详,于清道光丙戌年(1826)动工重建,至清道光辛丑年(1841)竣工,历时16 载,构造精美,桥身彩绘风情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摄/205杨昌焕)
锦屏赤溪坪风雨桥
锦屏赤溪坪风雨桥是全国第二长风雨桥。它给两岸交通往来带来莫大的便利的同时,更为锦屏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外来宾朋景仰的名胜。
(摄/boin)
夜色中的风雨桥点亮了灯笼,给人一种朴实温馨之感,它就静静伫立在这里,看万家灯火,世事祥和。
剑河洞脚风雨桥
洞脚风雨桥于2002年在岩王溪与岑广溪交汇处跨溪而建。桥基是先民们为了保护下坝千亩良田,以土方石块筑成的拦河堤,人们称之“护村堤”。
(摄/塔魂)
对于剑河侗寨的乡民们来说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是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每年8月的时候都会吸引一批游客前来观赏。
三穗木界风雨桥
三穗木界风雨桥位于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木界村(又名将军桥),是一座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珍贵木石结构建筑。该桥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1982年经三穗县人民政府批准,定为三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雨桥下河水清澈见底,两边的田野广阔,远处的青山葱郁,如此自然天成。它小巧而不小气,简约而不简单,如小家碧玉一般的独具风韵。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可以尽情的享受倚楼听风雨。
把这些侗寨风雨桥都走遍,可能一颗心就落到了地里,慢慢发芽,开出最纯洁的花儿,让你享受这世间少有的净土。
(来源:秀美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