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隐匿于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的荒山野岭的宝王宫,这座被遗忘的400年庙宇,是世界上唯一遗存的朱砂神庙。
隐匿于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的荒山野岭的宝王宫,这座被遗忘的400年庙宇,是世界上唯一遗存的朱砂神庙,承载着贵州仡佬族千年朱砂开采历史,更见证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铀矿挖掘过程。
开阳在古代是中国最重要的朱砂开采地区之一,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有了朱砂开采的记载。清代开阳朱砂炼汞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这无疑是一段辉煌的历史。
据开阳县志记载:水东文化发源于贵州开阳,与开阳一带隋唐时期开采朱砂密切相关。贵州仡佬族先民是最早开采和利用朱砂的民族。据《逸周书》等记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万国朝会时,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仡佬族先民濮人首领就入朝进贡丹砂(朱砂),并被封为宝王,这就是仡佬族朱砂神宝王崇拜的源头。
《后汉书》说牂牁郡谈指出丹(砂),谈指县大致也在今贵州一带。汉唐时期今贵州务川一带朱砂开采兴盛,有务川汉墓出土的诸多朱砂及朱砂饰品为证。隋唐时今开阳一带开始开采朱砂,唐初因此于公元620年设置蛮州于巴江县(今开阳双流镇白马村同知衙),以宋氏任蛮州刺史和巴江县令,公元782年,蛮州刺史宋鼎率巴江县令宋万传等到长安(今西安)进贡朱砂500两,五代时宋朝化又于927年入朝进贡朱砂500两,宋鼎、宋万传和宋朝化等就是水东宋氏土司的先祖。由此可见,朱砂是水东文化早期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
关于宝王的传说在贵州开阳、务川、万山及湖南湘西等盛产朱砂的地方广泛流传,这些地方大多曾建有供奉宝王的朱砂神庙,以求得到“宝王”的保佑,安全开采丹砂。可惜目前除开阳白马宝王宫外,其余地方的宝王庙早已毁而无迹。
开阳宝王宫始建于明末朱砂开采兴盛之时,后遭战火破坏,经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道光咸丰年间(1848-1857年)两度重建后得以保留。考古学家称,开阳宝王宫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保存最完整的朱砂场历史遗迹,承载着贵州仡佬族千年朱砂开采历史,也是水东文化发源于开阳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
如今,在开阳地区的民间还广为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人家有年我无年,提起猪头要现钱,若是宝王来保佑,朝朝日日当过年。”
开阳宝王庙最早建于明朝,在清朝又经历了几次的重建和改建,其中宝王殿供奉宝王、黑神等。
来源:贵阳网、黔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