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戴斌:避暑遇见旅游 环球同此凉热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会议内容有专题报告和趋势研讨、有目的地宣传和市场推广,还有投资洽谈和商业合作,总之是日益丰富。有的城市希望把峰会的永久会址放在那里,更多的城市则希望可以轮流申办。

7月7日,“第四届中国·吉林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暨2018吉林省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启动式”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景俊海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戴斌院长在开幕式做了题为“避暑遇见旅游,环球同此凉热”的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戴斌:避暑遇见旅游 环球同此凉热

尊敬的吉林省委巴音朝鲁书记,

尊敬的吉林省政府景俊海省长,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要员、产业领袖和学界精英以避暑的名义,在凉爽宜人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隆重集会,共商旅游与气候融合发展大计,是因为我们共同认识到:离开了气候与气象,冰川、雾淞、云海、彩虹、候鸟迁徙、乔木开花等旅游资源,避暑旅游、冰雪休闲、生态旅游等旅游需求可能就说不清楚,而相应的旅游业态发育成长、产业体系演化和旅游经济宏观调控也可能会失去理论支撑和未来方向。

经过十年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实践推广,在原国家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的关心下,在长春、昆明、安顺等城市的支持下,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组建专项课题组,对避暑旅游领域进行了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系统构建了避暑旅游发展理论和目的地评价体系。值此大众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新方位,旅游市场正在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期。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游客既要宜人气候和美丽风景,也要宜居环境和美好生活。正在从“景观之上是生活”和“主客共享”这个如此朴素以至于接近常识的理念出发,我们以城市为单位,全面考察其夏季平均气温、温度、降水量、灾害频度和影响程度等自然条件,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特别是游客满意度。在学术研究和模型建构的基础上,用数据说话,为游客画像。这样评价出来的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最具潜力避暑城市和避暑旅游观测点自然就有了公信力。

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戴斌:避暑遇见旅游 环球同此凉热

经过十年的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实践推广,我们培育了影响力和幅射力越来越强的避暑旅游峰会平台。刚开始主要是学术机构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合作,今天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地方政府、市场主体、投资机构和主流媒体、行业媒体、自媒体广泛参与的旅业盛会。会议内容有专题报告和趋势研讨、有目的地宣传和市场推广,还有投资洽谈和商业合作,总之是日益丰富。有的城市希望把峰会的永久会址放在那里,更多的城市则希望可以轮流申办。对于一个由学术机构发起,市场化运作的峰会,可以说已经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经过十年的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和实践推广,我们有效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的避暑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产业体系的完善。离开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新需求和新产业的培育是不可想象的。去年在安顺开完避暑旅游峰会后,贵州省委省政府很快就有了动作:包括旅游委在内的十个厅级行政部门和十座避暑城市的主管领导,分头去十座高温城市做专题推广;飞来贵州的航班免起降费、自驾车旅游者免高速通行费、景区减免门票费;地方组织丰富多彩的餐饮、娱乐、购物服务;发展全域旅游,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听安顺的顾局长说,这些政策和措施今年暑季仍然在延用,并且力度更大。重庆、吉林、呼伦贝尔、南阳等地也在积极谋划,也全力推动避暑旅游的发展。

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戴斌:避暑遇见旅游 环球同此凉热

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避暑旅游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和实践成果,有项目负责人吴普博士、慕建利博士及其团队的学术基础,有两家机构历年来积累的游客满意度评价数据、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和样本城市的气象数据做支撑,更有国际国内大众旅游的市场基础,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部署。事实上,以科学研究和理论建设为基础,以主流媒体和权威平台的推广为引导,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在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主导下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也是新时代旅游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同志们、朋友们,

当避暑遇见旅游,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与全域旅游、优质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相比,与国民大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期待相比,当代避暑旅游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机遇和国际合作空间。

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戴斌:避暑遇见旅游 环球同此凉热

充分挖掘更多地方的气象气候资源,加快建设多元化避暑旅游目的地,努力供给多样性避暑旅游产品。夏季避暑、冬季避寒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提供多元化的避暑旅游目的地和多样性的避暑旅游服务,努力实现人民“哪儿凉快就哪儿呆着去”的美丽中国旅游梦,是我们的初心,也是共同的使命。可以纳凉避暑的地方肯定是天气凉爽的地方,或者说温度、湿度、风速是避暑地的本底资源。但是发展避暑旅游要避免把气象气候条件当作唯一的指标,特别是不能想当然地把主城区的气象气候条件作为所在城市和区域的自然禀赋。在综合考虑本地市民休闲和游客分享避暑的现实需求这个空间问题上,恐怕得有历史意识,即先解决“有没有”的权利实现,再研究“好不好”品质诉求。我们必须承认人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当也必须给予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方式去实现基本生活权利的努力以应有的尊重,并尽公共和私人的力量稳步提升之。有钱有闲者去绝对理想的地方是避暑,无钱少闲者去温度相对低一点的地方,条件差一点儿的地方,哪怕在河边找个树荫乘凉吹牛,不也是避暑吗?如果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需求导向和古代士大夫的精英生活,老是盯着北戴河、庐山、鸡鸣山那几个地方,就无法让大多数的国民、城市和企业参与到避暑活动中来,就无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避暑旅游发展道路。

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戴斌:避暑遇见旅游 环球同此凉热

事实上,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多样,昆明、贵阳、安顺、长春、哈尔滨、烟台、北戴河固然是举世闻名的避暑胜地,西宁、甘南、固原、中卫、伊春也是有待挖掘的“凉都”和“夏都”,就是重庆、武汉、南京这样的“火炉城市”和大同、晋城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都有发展避暑旅游的可能性。以重庆为例,既是指狭义的市区,也是指一个多山多水多资源的省级行政区。夏季来临后,主城区是很热,但是武隆等地就很凉爽啊。北京夏季也很热,上个月底就到过摄氏37度,以至于网友调侃:放开二胎政策,太阳妈妈又生了一个太阳。可是离开主城区到延庆县去看看,人们照样可以在那里听着《凉凉》、喝啤酒、撸串的。把这些因素说清楚,就不用担心网民和社会质疑我们的报告为什么把重庆和北京也列入避暑城市的考察对象了。当然,为了更加科学起见,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把样本城市的颗粒度缩小,比如重庆(武隆)、北京(延庆)、杭州(建德),等等。

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入境旅游时代相比,今天的旅游市场规模、结构和消费特征均已经发展了质的变化。现在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生活环境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时代,周末休闲、乡村旅游、自驾出游已经是人民生活的日常选项。2017年,国民出游率已经达3.7次,但人均每次旅游消费只有900元左右,乡村旅游平均出游距离也只有112.6公里。发展避暑旅游必须要从国情、旅情出发,以最大多数人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否则你那里环境再好,老百姓去不了,也是“别人家的风景”,于自己倒是无感的。考虑到大城市往往集交通枢纽、集散中心、商业中心、客源中心于一体,尤其是依托庞大的避暑休闲和旅游市场,更有可能在避暑旅游和避暑经济上率先取得成功。这也是我们的研究基础和实践导向依托城市,并发布避暑旅游城市“双十佳”的学理基础。

同志们、朋友们,

培育大众旅游和国民休闲新需求,需要地方政府、涉旅企业和科研、教育、传媒等相关机构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避暑旅游形象宣传、市场推广和产业开发。发展避暑旅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成功探索,也是气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样本。通过广泛宣传和市场推广,让更多的国民利用假期、周末和休闲时间加入到避暑旅游的行列中来,“哪儿凉快奔哪儿去”,而不是一味呆在家里吹空调,是一件利国利民利生态的好事情。值得关注的是,旅游是异地的生活方式,避暑旅游的消费带动性和产业关联性很强,决不只是旅行社、景区和宾馆饭店的事情。游客到了目的地,不可能躺着不动啊。他要喝啤酒、品茶、吃冰淇淋,要享受有文化品质的住宿设施、品尝地方特色餐饮,要太阳镜、遮阳伞和比基尼,要登山鞋、冲锋衣和防潮垫,要房车、游艇和宿营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要避暑旅游的市场需求达到足够规模,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关联进来、带动起来。各地政府和投资机构要有这个意识,发展避暑旅游决不仅是旅游发展新动力,也是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新引擎,要有系统谋划和通盘考量。

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市场主体,加强旅游与气候气象领域的专题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概念、明确方向不容易,把概念落到实处,研发市场认可的避暑旅游产品,培育富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避暑旅游产业体系更是不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那样,“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人才从哪里来?需要大专院校的专业培养,需要科研院所的定向培养,更需要各级各类涉旅游的实践培养。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避暑旅游要和文化产业、扶贫事业结合起来,以争取更多的财政投入和商业投资。两个月前我曾在宁夏固原讲过“慈善旅游”,主要观点在避暑旅游领域同样适用。

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戴斌:避暑遇见旅游 环球同此凉热

积极开展避暑旅游的国际合作,培育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的会议、展览、交易会、教育、研究平台和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中国旅游研究院愿意与包括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气象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专业部门,与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等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避暑旅游的学科建设和产业转化,定期发布《全球避暑旅游报告》,交换和分享避暑旅游有关的数据与信息。我们更愿意与包括吉林在内的地方政府合作,继续举办每年一度的避暑旅游峰会,使之成为旅游领域知名的会议品牌。我们也愿意共同推进并协调有关机构,争取新一届的世界旅游与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在中国召开,努力让避暑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力。

避暑遇见旅游,环球同此凉热!


相关推荐
  •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