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大美黔东南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黔东南州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一役,是建设“大美黔东南”的奠基一锤,是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先遣一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黔东南州受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制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之村民居住分散、环保意识不强、缺乏有效引导,农村生活垃圾常处于“户无分类、村难收集”状况,农村垃圾和环境治理形势十分严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黔东南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可谓是“齐心换得满村芳”。
在黎平广袤的农村,“文明村寨”“和谐村寨”“双十”家庭等随处可见。在高屯街道八舟村,该村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综合整治村寨环境,村寨变成了全省美丽乡村示范点、全国生态保护示范村寨。
像八舟村这样的村落村容村貌换新颜,如今正在黔东南州村村寨寨上演。
八舟社区
按照“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升见效,三年巩固长效”的要求,全州要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村级卫生保洁设施全覆盖、村级卫生保洁机制全覆盖。
各县市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环卫设施得到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有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均已开工建设,农村环卫设施配备不断增强,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为配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州级媒体开设曝光台、加强典型宣传等多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各县市加大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州、县、乡三级媒体共振的联动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金盆村
走进镇远县羊场镇金盆村,眼前屋舍整齐,街道亮丽。“现在,我们的村子既整洁又漂亮!跟城里相比,差不了多少!”面对生活的新变化,村民袁奇辉高兴地说。
除此之外,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乡贤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实现村庄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
让美丽乡村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积极探索建立管护经费保障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愿承担义务。同时,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保洁员工资及设施维护等经费列入县市财政预算,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黄平县开展“庭院革命”
各县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涌现出一系列好的经验做法。如:黄平县开展“庭院革命”,天柱县“合约食堂”兴起“移风易俗”文明风,台江县推行“十户一体”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村容村貌换上了新颜,乡村颜值正在“俏”起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生动展开。
天柱县“合约食堂”
“有一份固定收入,还能把村里变美,这份工作有意义。”每天清晨,剑河县太拥镇昂英村村道上,都会出现村民刘老银的身影,他是昂英村聘请的专职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保洁,将全村的垃圾清理至焚烧场处理。
据统计,全州累计建成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210座,配套环卫车辆260辆、垃圾清运车892辆、垃圾中转箱16559个、垃圾手推车6453辆、垃圾桶138353个等收运设施,聘请农村保洁人员8142人,清理存量垃圾,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全州打造了凯里市新光村、麻江县翁保村、岑巩县马家寨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逐渐形成了凯丹麻休闲旅游示范带、黎平侗寨“百里画廊”、从江加榜梯田农耕文明示范带等一条条亮丽示范带、风景线。
岑巩县马家寨村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黔东南州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一役,是建设“大美黔东南”的奠基一锤,是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先遣一战,是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逐步实现了美丽乡村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来源:黔东南微报 记者 王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