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来源: 黔东南日报 全域旅游

因为鲜有外人涉足,黄岗保留有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歌谣和习俗。走过吊脚楼、风雨桥、鼓楼、侗戏戏台……徐政雪“感受到人类祖先的文明与智慧,仿佛在时光里穿梭”。

冬日,暖阳。

12月6日,群山环抱的黎平县双江镇黄岗侗寨在最后一抹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闲适、宁静。

晚饭后,徐政雪同往常一样,坐在月也学堂里,与村民一起学唱侗族大歌:“泛泛张咔尧朵美嘎赛笑听……”

天籁般的歌声婉转轻灵,从学堂里飘出,萦绕在寨子的鼓楼、花桥边。

自今年2月徐政雪自费在黄岗侗寨创办月也学堂以来,已整整十个月。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黄岗侗寨

文化之旅——

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在月也学堂里,徐政雪向记者打开了她与黄岗侗寨的邂逅记忆。

“黄岗像一个还没破壳的鸡蛋,是一座难得的文化宝库。”徐政雪说,因为朋友在黄岗侗寨经营一家客栈,今年1月,她走进黄岗侗寨。

因为鲜有外人涉足,黄岗保留有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歌谣和习俗。走过吊脚楼、风雨桥、鼓楼、侗戏戏台……徐政雪“感受到人类祖先的文明与智慧,仿佛在时光里穿梭”。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徐政雪与村民在梯田间劳作

黄岗之行,徐政雪被深深地震撼了。

此前,徐政雪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驻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办事处实习。尽管短短一年多时间,她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多么神奇而具有吸引力,然而在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奖中,十多年来常被印度等国家揽获。

“我相信,中国文化可以为世界文明贡献比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上的世界遗产地的统计数字更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期间,徐政雪就有了一个信念。

因此,2017年9月实习期结束后,徐政雪决定回国开启文化之旅。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徐政雪与学员在鼓楼下唱《侗族劳动歌》

徐政雪是吉林大学2016级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她发表的多篇论文被国内外学术刊物收录,更包揽各项奖学金。联合国归来,不少企业向她抛来橄榄枝,但她还是决定放下优渥的条件,先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遇见黄岗之前,她不知道这件最想做的事情具体是什么。但那一次与黄岗30分钟的邂逅告诉她:留下来,留在黄岗,让2018年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村落保护奖上增加一个中国的名字。

一个月后,2月20日,大年初五,徐政雪再次来到黄岗,并且不再离开。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徐政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文化之痛——

文化濒临断代与流失,如何唤起黄岗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当黄岗村民还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气氛中,徐政雪已忙碌起申遗工作。

收集资料是申遗的关键所在,黄岗的文化现状却给徐政雪带来了阵痛与焦虑——黄岗村历史文化以口口相传为主,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村寨没有自己的村志,这让徐政雪很是讶异,也给她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徐政雪在村里的客栈工作

缺少历史资料佐证,申遗工作几乎陷入不可能的境地。

在不断调研中,徐政雪也剥开了黄岗那层“鸡蛋壳”,品尝到一份原始又苦涩的味道:在黄岗,六七十岁的老人带着执念“守卫”村落里的梯田,种着香禾糯,年轻人在千里之外的都市打工,孩子们想着爹娘,却与祖辈一样,站在梯田中,眺望远方……

因为快速的发展,黄岗传统文明遭受严重冲击,文化断代与流失让徐政雪担心:“文化遗产”正在变成“文化遗憾”。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学员在月也学堂学侗歌 

短时间内,申遗工作可能无法完成。

“但是,我还是想看看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徐政雪认为,她仍旧可以为黄岗做点什么。作为一名在吉林延边成长的“90后”女孩,徐政雪耳濡目染朝鲜族的文化魅力,如今,她面对的侗族文化,同样弥足珍贵。

于是,徐政雪决定从教育开始,首先唤醒村民对文化的认知和自觉。她用自己在实习期间积攒的工资,创办了“月也学堂”。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学员在月也学堂学侗歌 

“月也”是侗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堂取此名,是希望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新生文化之间实现“你我往来,交流共建”,在互通有无中传承人类文明和智慧。

学堂设在朋友客栈一楼,配有简单的桌椅,再配上一个投影仪,就成为村民学习侗歌的场地。从此,徐政雪全身心投入到月也学堂创办中。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学员在月也学堂学侗歌 

文化之约——

守住文化的根,让黄岗侗寨实现可持续发展

6月19日,吴同情和吴林江两名黄岗侗族小朋友,站到了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的颁奖典礼上,他们唱起在月也学堂学到的侗歌,并将侗寨的故事讲述给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听,收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也正是徐政雪愿意看到的,她说:“我希望每一个人都保持着独特的个性,不去‘求同’。至少不因为少数民族的身份而自卑,更因‘异’而珍贵。因为这一份‘异’再多一些保护自身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然而,一切并非易事。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黄岗侗寨全貌

延边距离黔东南有三千多公里的距离,既有文化的差异,也给她往返两地造成极大不便。更大的难题是遭到了家人的不解和反对:“研究生毕业了不好好找份工作,非得跑那么远的地方办什么学堂?”

但是看到她三番五次说服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牵着两个侗族小孩不远千里站上吉大的舞台上讲述黄岗的故事,随后,到处奔走为学堂筹集芦笙、琵琶琴等乐器的费用时,母亲王彩莲眼里泛起泪光:“学堂就是我女儿的阵地,她在哪儿我都支持她。”

“想啊。”当记者问到徐政雪独处异乡是否想念家人时,她目光飘出窗外,看着寨子里的鼓楼淡淡说了两个字。

旋即她又说道,“创办月也学堂的初衷,也是想呼唤更多心系黄岗却离乡在外的年轻人回家,一起守护黄岗的原生文化。”似乎这一刻,她又是一个真正的黄岗人。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月也学堂学员在黄岗侗寨寨门合影

受徐政雪影响,在黎平县侗族文化公司担任歌师的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吴成龙回来了,在学堂里担起了教唱侗族大歌的教学任务。

在桂林市阳朔旅游景区做专职侗族文化表演的吴许安、吴汉林、吴贤辉回来了,加入到学堂,组建了“糯米娃娃侗乐团”。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了,学堂里44个学生中有20多人是返乡青年,学堂的景象从孩子学变成了大人抱着孩子一起学。

在村干和寨老的积极支持下,学堂从客栈搬到了村委旁边,成了村里的教育文化中心。“让寨老参与到文化传承保护中来。”现在,寨老们已经启动了“唤起老歌师的记忆”活动。

“90后”女硕士从联合国到黄岗侗寨 希望申遗名单里有一个中国名字

徐政雪及学员与本报记者合影

“村民以原貌的生活方式入股,村民就是股民。”在村委会的主导下,成立了黄岗村古稻文化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

专家学者也来了,一同参与到研究黄岗古村落的保护,收录侗歌、侗文化,收集村寨历史文化资料等工作中。

吉林大学还派出了医疗队的专家、研究生支教团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提供急需的物质与智力支援。

如今,在黄岗侗寨,吊脚楼里,鼓楼下,风雨桥上,总能听到歌声阵阵,欢声笑语。

“守住文化的根,是为了更好地让黄岗走出去。”徐政雪的内心与黄岗侗寨最初相遇时的约定愈发强烈,她希望黄岗村2021年能顺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徐政雪与学员在鼓楼下唱《侗族劳动歌》

记者 高俊华 魏丽萍 王娅琳

相关推荐
  •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