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山水小桂林”——菱角村 因美味菱角得名

来源: 毕节日报 全域旅游

菱角村借助苗族特色文化和独有的山水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团结一致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菱角村

毕节“山水小桂林”——菱角村 因美味菱角得名

初冬时节,走进大方县兴隆乡菱角村,一幢幢极具苗族文化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环湖而生。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奇峰凸起。地势最低处的池塘里,生长着一种叫“菱角”的水生水果,长着三个小角,既美观漂亮,又美味,菱角塘名由此而来。

如果是在春天,池塘边的一棵棵柳树,一蓬蓬翠竹,一湾湾荷田,以及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定将这个苗寨装点得五彩斑斓,宛如世外桃源。

这里生态良好,山青水秀,因此被人们誉为“山水小桂林”。

毕节“山水小桂林”——菱角村 因美味菱角得名

以前的菱角村,十分贫困,和漂亮、干净、富裕根本沾不上边。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帮扶下,菱角村充分发挥苗族文化、生态文化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美丽乡村、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等机遇,走出了一条“建美丽村,吃旅游饭,脱贫困帽”的致富路。

如今,这个有着3115人的少数民族村寨,正发生着蜕变。

穿过极具苗族特色的寨门,放眼望去,芦笙广场和苗族文化长廊,“高调”地展示着这里浓厚的民族文化。

广场上,还有几个绘画爱好者正在写生,一笔一画,勾勒着这个苗族村寨的一砖一瓦。

毕节“山水小桂林”——菱角村 因美味菱角得名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到菱角村写生

据菱角村党支部书记杨儒瀚介绍,近年来,兴隆乡党委政府依托菱角村苗族文化优势,将苗族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乡村建设上,村里不仅新建了富有苗族特色的寨门、广场、文化长廊等,村民的旧房改造也一律体现苗族特色文化。

“外地人来我们这旅游,肯定喜欢看到最有特色的东西,所以弘扬苗族文化,是我们村的发展重点。”杨儒瀚说。

为充分发展旅游业,菱角村还组建了苗族文艺表演队,在采花节、跳花节、赶月亮、三月三祭神树、六月六、吃10月等节日时,表演跳芦笙、吹木叶、唱敬酒歌等具有苗族风情的文娱活动。

此外,菱角村还注重推广水花酒、八块鸡、盖碗肉等苗族特色菜肴;收集整理苗家风俗、家风故事,传承苗族芦笙制作、服饰制作等技艺,使游客对菱角村的民风民俗回味无穷。

毕节“山水小桂林”——菱角村 因美味菱角得名

不仅如此,菱角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学习塘约“三变”模式,积极探索“村集体领办、贫困户参与、互助社合作、四股份经营”的发展模式,围绕该乡发展种万亩菜、栽万亩林、养殖万头牛、种植万亩草的“四万目标”,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工作思路,一个支部、一个基地、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千方百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据介绍,村里成立了阿龚蔬果专业合作社,以菱角村为点带动周边村寨发展辣椒、小葱、半夏种植,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进行分红,贫困户用土地入股,加上平时在基地上打工的工资,每年每户每亩可实现收入1万余元。

“我们村经过多方考察,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种植了辣椒、小葱、半夏、大豆、马铃薯等,以产业带动农户增收。除此以外还发展了猪、牛、蜂等特色养殖。”杨儒瀚告诉笔者。

毕节“山水小桂林”——菱角村 因美味菱角得名

苗族同胞们正在薅铲无公害生态蔬菜

目前,阿龚蔬果专业合作社种植示范基地2017年种植冬季反季节高山冷凉莲花白120亩,创收26万余,实现利润11.45万元;2018年,种植香葱360亩,辣椒830亩,村集体经济积累日益增长;发展农家乐6家,农家客栈(乡村旅馆)5家,初步形成了旅游带动消费、旅游带来增收、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逐步点燃了群众创业致富的激情,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景观长廊、田园步道……这是我们菱角村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目前已完成部分项目建设。”杨儒瀚说。

2016年,菱角村被评为“全市文明村”。

2017年,被国家住建部公布为“保障基本示范村”。

菱角村借助苗族特色文化和独有的山水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团结一致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关推荐
  •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