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40年来,从图纸到现实,从“寂寥”到“热闹”,黔东南旅游,成果丰硕,未来可期。

如果说蓝天、青山、绿水是一幅凝固的画,那么黔东南就是一首流动的诗。

改革开放40年来,一处处优美的景观,展示着黔东南旅游灿烂的笑靥;一组组动心的数据,书写着黔东南旅游无限的喜悦;一波波新增的就业潮,彰显着黔东南旅游巨大的潜力……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黔东南的文化旅游从悠悠岁月中走来,在起步中探索、发展中融合、调整中提升,如今已然实现了精彩嬗变!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兴起:步履铿锵

时光见证了发展变迁,岁月记录下奋斗足迹。

黔东南的旅游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的旅游景点有镇远氵舞 阳河、雷山郎德等。到上个世纪90年代,凯里市出现了南花、舟溪青曼等旅游景点,黔东南的乡村旅游迈开了可喜的步伐。

进入本世纪后,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立足于自身优势资源,提出了“旅游活州”的构想。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黔东南旅游进入了全面的发展时期,逐步在全州范围内呈现出了三大旅游板块,即以凯里为中心的苗族文化旅游带,以镇远和施秉等地为中心的山水风光、古城旅游带,以黎平、榕江、从江等为中心的侗族文化旅游带。资源由此得到了整合,接待能力大大突破。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2008年,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西江千户苗寨一鸣惊人。

依托旅发大会,黔东南州走上了“举办一个节会,打造一个品牌,开发一个景点,树立一个形象,带动一方经济”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镇远古城、黎平肇兴侗寨及黎平会议会址、从江岜沙、榕江三宝侗寨、锦屏隆里古城、剑河温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等,一大批景区景点,按照国家A级旅游区的要求,进行了整修、扩建和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档次。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2002年以来,世界旅游组织4次考察黔东南,评选的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达30个。“苗乡侗寨情·美丽黔东南”品牌更加响亮。

黔东南通过大旅游这个平台,推动民族歌舞、民族商品、手工艺品、生态农产品、民族餐饮等走向市场,使民族文化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转换,成为老百姓自觉保护、自愿传承的动力和自我发展的致富手段。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推进:融合发展

融合,带来机遇;融合,实现繁荣!

黔东南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现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3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国家级传统村落409个。全州文化遗产总量位居贵州省之首。

“到黔东南旅游,就像浸泡在少数民族文化中。”这里浓郁的苗族、侗族文化氛围让游客们感叹。

全州上下银饰、刺绣等传统工艺产业发展迅猛,民族节日文化效益彰显,民族歌舞文化走向市场化,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文化开始向产业化方向运作……独具黔东南特色的文化产业近年来不仅影响着当地人的观念与生活,更将其“魅力”渲染到了国内外。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2013年至2015年,全州重点旅游景区共投入91.17亿元。

2015年11月,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举行,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年,全州接待游客4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23%。

“十二五”期间,我州大旅游、大文化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56亿人次,年平均增长26.22%;旅游总收入达1307亿元,年均增长28.31%。仅2015年,黔东南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2%,其中文化旅游占13%之多。

蓄势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犹如一条“金扁担”,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展望:全速起航

踏入新时代,再启新征程。“十三五”期间,一个个政策规划相继出台,一个个推介展演高潮迭起,一个个改革实践成效初见。

2016年,以“共创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黎平肇兴侗寨拉开帷幕,“黔东南”再次备受瞩目。

2017年,黔东南州高标准编制了《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形成了以州级规划为总纲、县市规划为框架、景区规划为基础的全州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

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设在我州黎平肇兴侗寨,大美黔东南的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近年来,州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多次带队赴北上广及法国、英国、波兰等境内外市场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和招商活动,“中国聚宝盆·大美黔东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州重点旅游景区2016年投入50.72亿元,2017年投入55.52亿元,2018年投入73.1亿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建成了黔东南州(南部)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形成一站式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了“嗨黔东南”手机APP系统,实现移动终端预定、支付、投诉等多种功能。

2018年,我州结合实际,制定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获批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子基金项目23个,项目资金17.8亿元。目前,全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1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30万人。

全州现有标准旅游星级饭店55家,床位数15万余张。“两机场”“两高铁”“县县通高速”的立体大交通网,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通道。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如今的黔东南,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以全域旅游为方向,全力构建 “三山三江一中心”全域旅游空间体系,实现各个特色旅游功能板块美美与共,先后获得国家授予的各类称号10余项。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创建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州为单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名单,被国家民委授予 “中国·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

2016年,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数670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3亿元;2017年,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数93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7亿元。

数字是抽象的,但数字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事实:黔东南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入境游、国内游、自驾游、周边游、全域旅游遍地开花。

改革开放40年 黔东南文化旅游一路耕耘一路歌

40年来,从图纸到现实,从“寂寥”到“热闹”,黔东南旅游,成果丰硕,未来可期。

村村寨寨皆美景,一路耕耘一路歌。城乡因旅游而美,百姓因旅游而富!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黔东南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速度,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州向文化旅游资源强州迈进。

来源:黔东南微报

相关推荐
  •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