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出炉 贵州5个地方上榜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屯堡地戏、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西路花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南盘江镇八音坐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侗族大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马尾绣。
好消息!
好消息!
好消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布了
《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贵州有五处地方上榜了哦!
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它们都是哪里?
——
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屯堡地戏、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西路花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南盘江镇八音坐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侗族大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马尾绣
屯堡地戏
地戏在贵州省的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较为集中在安顺一带。
每逢新春之后、元宵节前,
安顺农村随处可见自编自演、
世代相传的地戏表演。
人们跳地戏主要是为了驱邪禳灾,
也是为了娱乐。
地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
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
戴假面于额前,
手执戈矛刀戟之属,
随口而唱,应声而舞。
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
在一锣一鼓伴奏下,
一人领唱众人伴和,
空气中弥漫着高亢而乡土气息浓郁的弋阳老腔。
舞蹈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
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西路花灯
西路花灯主要起源于普定县,
马官镇还是国家命名的花灯艺术之乡呢!
在普定,
花灯主要出现于明洪武至清顺治前期,
并经历了近300年的演变形成过程。
西路花灯有“地灯”、“台灯”之分,
表演主要有歌舞灯和灯夹戏两种艺术形式。
花灯调子一般宣扬勤劳、善良、勇敢、正直,
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有基本不变的固定调子,
也可灵活多变视情节而定。
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
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
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
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
不化妆。
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
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八音坐唱的旋律古朴流畅、
悠美悦耳,婉转优雅,
民族特色浓郁而被称为
声音活化石和天籁之音。
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
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
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
侗族大歌
“清泉般闪光的音乐,
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说的就是侗族大歌。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
这种独特的民间合唱形式一经亮相,
必然会技惊四座。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
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饭养身,歌养心,”
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
马尾绣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
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现存
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
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
马尾绣用料考究且工艺复杂,
主要材料为马尾毛,
制作好的马尾绣精美绝仑、华丽精致,
很有质感,
远远望去宛若一幅彩色浮雕。
一起为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事业助力吧!
内容来源:文化和旅游部网站、网络
综合整理: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