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600余年的皮纸制作技艺 每一张纸都是文明的记录者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贵阳市乌当区香纸沟作为远古蔡伦造纸术的主要遗存地之一,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手工造纸技艺。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传播社会文明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少传统技艺逐渐离我们远去。
难能可贵的是,
快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这门历经时光淬炼的
传统手工技艺吧。
2006年5月20日,皮纸制作技艺(乌当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香纸沟从古至今所造的“香纸”主要是人们祭祀时用于焚烧的“神圣”纸品(冥币)。
在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越国汪公从江浙率兵进湖南转贵州,带领一支军队来到这里屯驻。大量的湘人在这里定居后,看到这里虽然土地贫瘠,但水源充足,竹子丰富,尤其适合生产纸品。为了祭祀军中阵亡将士和生存的需要,他们便操起了世代相传的古老造纸技艺。于是,源于湘人蔡伦的“蔡侯纸制作技艺”便传到这里。因造出的纸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湖南又简称“湘”,为表思乡之情,湘人就把这里定名为“湘子沟”。自那时起,“香纸”逐渐成为当地的特产行业,地名也就逐渐演变成了“香纸沟”。总之,香纸沟这个名字和纸是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香纸沟手工土纸制作,工艺古朴,历时悠久,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蔡伦造纸术工艺相同。整套操作工艺包括:取料、蒸煮、碾竹麻、抄纸、压榨、擀纸、晾纸、裁纸八大工序72小序。
香纸沟皮纸纸质绵韧,纸面平整,有隐约竹帘纹,色泽金黄、艳丽,吸水性好,因造纸时加入全竹麻材料,故作冥纸焚烧时,成灰白色,并带有淡淡的清香味。
“非遗”由于传人稀缺,往往需要继承人一辈子从事这项技艺。罗守全是香纸沟的“古法造纸”技艺传承人,更是国家级“古法造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罗氏家族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造纸历史,是当地造纸的主要家族。罗守全是罗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他12岁开始跟随父亲到造纸作坊观看并学习土法造纸,15岁时帮着父亲打杂,20岁时掌握了全部的造纸技艺,能够独立造纸。造纸需经72道工序,其中很多细碎的工序全凭造纸师傅的经验来判断。罗守全造的土纸,略带竹香,纸张均匀平整,纤维细腻。目前,罗守全已将技艺传给了他的儿子、孙子。
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罗守全
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一古老的技艺,至2015年起,香纸沟土法造纸一直在探索纸品的改良和创新运用,已经生产出书画纸张和花草工艺纸品,古老技艺重获新生。
时光流逝,传承者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手艺。香纸沟造纸工艺虽然简单,但它任然保留了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基本工序和原貌,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爽游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