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苗家醉美美人靠——醉了多少人的心! 美了多少人的梦!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苗家儿女,天生都对吊脚楼和美人靠有一种独特的感情。
苗家儿女,天生都对吊脚楼和美人靠有一种独特的感情。在那青山绿水间的吊脚楼里,站在美人靠上,可以凭栏远眺,欣赏无尽的山色和古朴浓郁的苗乡风情,追忆儿时嬉戏玩耍的时光。
美人靠是苗族吊脚楼必不可少的装饰,吊脚楼不建美人靠,就不算吊脚楼。美人靠不建在吊脚楼上,也不算作美人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依偎,彼此映衬,相得益彰。吊脚楼依山傍水,顺山势而建,临水而居,或群居,或独处,不拘一格,顺乎自然。她楼阁悬空,走廊曲栏,飞檐翘角,纤巧多姿,玲珑飘逸,典雅别致,古色古香。远远望去,鳞次栉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如大鹏展翅,似水鸟欲飞,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美人靠是吊脚楼不可或缺的点缀,它宛若弯弯月亮让星星怀抱,好比悬崖中的迎客松迎接远方的客人,形似一群娇柔仙女期盼远方朋友的到来。它清秀小巧而不失端庄,在青山绿水中有一种与大自然相和谐之美,使人产生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憧憬。
苗族美人靠建在吊脚楼二楼正中堂屋外侧宽敞明亮的悬空走廊上,安装有独特的S形的长长的靠背栏杆,这些靠背栏杆由数十根向外隆出的弯月形小木条等距离排列而成,木条上端固定在一根长长的方形横木上,下端固定在一条宽宽的坐凳上。坐凳之下,由平板精装与楼板连接,形成一个木制阳台,精致美观,巧夺天工。阳台宽敞明亮、舒适,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
苗族美人靠是各家各户人口盘桓最多的地方。农闲时,男人们在此休闲小憩,抽烟饮茶,纳凉观景,谈古论今,演唱古歌,传承文化;妇女们则在此处洗漱晾晒,挑花绣鞋,纺纱织布,纳鞋聊天,观星赏月;儿童们在此读书学习,嬉戏玩耍。客人来了,主人常先安排在美人靠上休歇,以观赏村寨风光。因此,人们又把美人靠当作个个都能享受的“每人靠”。
苗族美人靠是苗家姑娘向外展示风姿的地方,是开放式的闺房。姑娘们在此飞针走线、挑花刺绣、纺纱织带、织锦纳鞋,为自己制作嫁妆。因此,美人靠成为苗族服饰的“生产作坊”。美人靠还是青年男女交往接触、沟通感情、邀约一起外出“游方”的场所,是苗族姑娘逢年过节梳妆打扮、盛装穿着的地方,见证着一个开放包容、崇尚恋爱自由、追求婚姻自主的民族。是男婚女嫁、迎来送往的必经之地。男人新娶,新娘必从美人靠走过进入堂屋,祭拜祖先后,才进入洞房。女儿出嫁,必从堂屋经过美人靠走出去嫁到男方家。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在此打码划拳、饮酒作乐,酒足饭饱后,随手拿起板凳就跳起了板凳舞,那节奏热烈、豪情奔放的板凳舞伴随着悠扬的飞歌响遍全寨。
苗族美人靠具有凭高远眺、观察敌情、聚会议事的功能。众所周知,苗族曾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在数千年漫长的迁徙中,不断寻求和平安宁之地,他们顺应地势,建造了美丽的吊脚楼簇拥为寨。或许当初,为了抵抗官府压迫、土匪侵扰,保护美丽家园,才设置了别致的美人靠。久而久之,这种建筑形式便固定下来,形成今天独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建筑景观。
苗族美人靠不仅是建筑技术,更是生活艺术,是先辈们用辛勤和智慧谱写的凝固乐章,是一首哲理诗,值得人们慢慢咀嚼、思索。它是一部史书,等着后人挖掘、追溯。它是一扇开启智慧的门,启迪后人不断去开拓、创新。
在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飘香的糯米,成串悬挂于美人靠周边的楼栏楼柱上,把小巧的美人靠点缀得更加缤纷绚丽,生动妩媚,清丽脱俗。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风韵吊脚楼,悠悠美人靠,窈窕苗家女,说不尽苗族浓郁的文化风情。游走在苗寨里,吊脚楼上,三三两两苗家少女在美人靠上相依相偎,笑语盈盈,银佩叮当,令人心情荡漾,惊叹这山水之间的灵气与秀丽,吊脚楼建筑的洒脱与飘逸,苗家少女的羞涩与热情,构成一道浑然天成的风景线。
走进苗家,不妨在美人靠上靠一靠。或把酒临风,或饮茶赏月,或凭栏抒怀,或静听小桥流水,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便涌上心头,使疲惫不堪的心灵得到栖息,烦躁不安的灵魂从此安静。
如果晚上寄宿在苗家吊脚楼,美人靠是欣赏苗寨万家灯火的最佳位置。若如有幸,还会听到兴致盎然的苗家女在自家美人靠上独自以歌传情,高亢的声音在大山里回荡;从山对面的吊脚楼中隐隐传来芦笙舞曲和莽筒声,聆听远久而旷古的召唤。
如果与主人在美人靠上对酒当歌,三杯米酒下肚后,主人高亢的飞歌与豪放的说笑声,一定让你一杯接着一杯喝下去,不知不觉中进入醉梦里……当你醒来的时候,窗外的太阳已经晒红了你的脸庞,真是“米酒飘香人先醉,飞歌伴我入梦乡”。早饭时,主人还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稀饭为你调经活血,恢复元气。
醉美美人靠,
醉了多少人的心!
美了多少人的梦!
醉美美人靠,
醉了昨天!
延续今天!
美了明天……
来源: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