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全域旅游看贵州:高要梯田 千年农耕修饰的绮丽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高要,苗语称“比管”,“管”为苗族先民部落的称谓,“比”为“山坡”的意思。
一直相信高要的田间住着仙人,
要不然谁能把这颜料涂抹的这般精准,
一座古村建在连绵山丘之上,
人们用锄头刨出了重叠的梯田,
这样的景象已经足够绮丽,
再加上情郎、米酒与飞歌,
绮丽就有了文化的重量。
高要,苗语称“比管”,“管”为苗族先民部落的称谓,“比”为“山坡”的意思。
按苗族父子连名法的辈份计算,他们定居在高要已有30多代,近千年的历史。他们在这里开山撮土,修田砌沟,引水种稻,世代繁衍生息。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又由高要分散到附近三都县的“方管”、“勾美”一带。
高要出过两个远近闻名的美女,其中一位名为阿且(至今流传有专门吟唱阿且的古歌),歌中说到:阿且的歌声异常动听,人长得非常漂亮,小伙们要听她唱歌,必须要用三尺宽的白布铺在她门前,她才会出来和小伙们对歌,汉人皇帝听到后,派人来接她进宫,阿且为了心上人不愿意进宫,最后上吊自杀殉情了。
高要梯田的中间有一块2亩宽的田,苗语称“雷够”,意为祖公田。每年开春动土起活路 ,均由耕种者择吉日在这块田举行仪式,然后全村才开始春耕生产,其他村寨也要看见高要村民在高要梯田中动土后,大家才跟着动土开始生产。此传统生产习俗,影响深远,至今仍然遵守。
高要梯田是苗族先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随形就势,通过辛勤的劳动,描绘出天人合一的田园美景。这一如诗如画的景观,不仅是先民留给后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苗族先民开发丹寨、三都县毗邻地区的史料见证。
高要梯田,随着一年四节耕种农作物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美景:春天,春暖花开,油菜花、萝卜花满田竟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秋天,粮田千顷,稻浪翻滚,稻穗飘香,金色一遍,景致十分优美。
美丽的景色,吸引着县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参观考察,摄影创作。现已被贵州大学艺术系,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上海摄影家协会选做摄影创作基地。
内容来源:秀美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