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大美黔东南魅力绽放—— 新中国成立70年黔东南州文化旅游发展综述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黔东南文化旅游产业这艘大船,正扬起风帆,朝着新的目标行进,必将在新时代绘就出更为绚丽的画卷!
黔东南青山绿水养眼,蓝天净土养肺,民族文化养心,田园生活养神,传统饮食养颜。
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共同构筑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黔东南。
黔东南美在文化。黔东南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世界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等53项72个保护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黔东南美在村落。黔东南州有409个传统村落,数量居全国市州第一,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蓝天白云下的古村落与原始森林、千年梯田、高山溪流、农耕田园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黔东南美在生态。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达66.68%,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重点林区、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大宝库。
黔东南美在旅游。境内云台山、雷公山、月亮山、清水江、都柳江、氵舞阳河等自然景区山水秀美风光独特。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千户侗寨等景区景点历史悠久底蕴厚重。黔东南是“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黔东南如何用好这些独特的文化旅游“硬资源”?
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在多次对文化旅游发展定位进行审视后,充分认识到文化旅游业是黔东南的“硬资源”,是最有可能在全省“作表率、走前列”,最具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
“要坚持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为目标,按照国际视野国际水准,树立全球视野配置旅游资源的理念。”这是黔东南州凝聚的共识。
“十二五”以来,黔东南州围绕创建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初步构建了“大旅游”发展格局。
2016年5月6日,贵州省委对黔东南州提出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定位,开启了新时代黔东南全域旅游的“井喷”态势。
新中国成立70年,也是黔东南州文化旅游业繁荣成长的70年,尤其是近十年来,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黔东南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旅游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成效明显,文化旅游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文化旅游经济实现新跨越。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州共接待游客2.24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11.4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高速高质发展。2018年接待游客首次过亿,达到1.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37亿元。
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全力推进20个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以每年分县市举办两届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倒逼机制,推动了景区建设和环境建设的有机统一。目前,全州有国家4A级景区14个、3A级景区42个,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形成了以“一城两寨”为核心,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实现新跨越。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升级,通过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全州住宿、餐饮、通信、会务、游览等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目前,现有标准旅游星级饭店55家;有旅行社总社30家,持证导游员1000人;有旅游车队8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1万人,间接从业人员30万人。
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实现新跨越。近年来,我州唱响了“千户苗寨-西江”“历史名城-镇远”“枪手部落-岜沙”“千年侗乡-肇兴”、“世界自然遗产—施秉云台山”等旅游品牌。黔东南州已被国家文旅部列为创建中国苗侗风情国际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扶贫实现新跨越。实施“五融五帮”推动融合发展、抱团脱贫取得新成效。总结推广出了西江“景区带村”、云谷田园“企业+农户”、三穗颇洞“党社联建”、麻江乌羊麻“合作社+农户”、丹寨万达“企业带县”等一批典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旅游产业扶贫成为全州扶贫的生力军。
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实现新跨越。2014年成立“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实行委员制,县市相继成立了旅发委。相关地区形成了有效统筹和推动旅游发展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同时,出台了《黔东南州加快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关于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决定》等指导文件,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乘风逐梦,破浪前行。黔东南文化旅游产业这艘大船,正扬起风帆,朝着新的目标行进,必将在新时代绘就出更为绚丽的画卷!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