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苗族直箫乐 流传于盘州市苗族地区的直箫(含大筒箫)是一种竹制民族民间吹管乐器。根据形体大小分为“小箫筒”和“大筒箫”,两者为伴生乐器,有公、母概念,也称“夫妻箫”,可独奏,亦可合奏。并且,大筒箫以用脚趾

苗族直箫乐

流传于盘州市苗族地区的直箫(含大筒箫)是一种竹制民族民间吹管乐器。根据形体大小分为“小箫筒”和“大筒箫”,两者为伴生乐器,有公、母概念,也称“夫妻箫”,可独奏,亦可合奏。并且,大筒箫以用脚趾和手指协作拨音的独特演奏方式引人注目。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李亚男 摄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直箫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的部分苗族地区,不仅仅是乐器,还是礼器,与婚姻礼仪等民俗文化关系密切。

直箫乐的一代宗师——滑石板村王连兴的音乐生涯已被写入《苗族音乐史》中。他把苗族直箫乐发展到极高的境界,《中国器乐集成·贵州卷》收录了他存世的近六十首作品。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范啟彦 摄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直箫乐旋律可归纳为:吟诵性(叙性述)曲调:如《婆婆虐待媳妇》、《孤儿》等代表性曲目中的叙述片段,这类乐曲的原型,多从民歌移植过来,其线条多为级进,平稳而贴近语言,朴实无华。其根据语言声调而产生的典型乐句中“3”音的反复出现很有特色,它赋予旋律暗淡而忧伤的色彩。抒情性曲调:如《小飞调》、《夜曲》等曲调主要在于内心情感的抒发,乐曲情感细腻,旋律秀丽优美。舞蹈性曲调:如《跳花场》、《采花》、《女择男》、《男拐女》等,这类曲子音调高亢,音域宽广,多富于舞蹈性,欢快、明亮而热烈。

以滑石板村王连兴为代表的苗族直箫音乐,在贵州西部苗族音乐文化与苗族文化研究及苗族的区域性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另外,王连兴的直箫音乐,尤其是大筒箫对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出特殊的贡献。


砂陶制作工艺

盘州市砂陶制作是一种使用煤泥粘土、煤渣制作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于贵州省盘州市大山镇雨谷村。

盘州市砂陶制作工艺非常古老,为全手工,烧制的烧窑为简易的双坑连接覆盖式地炉,其窑体量很小,应该为一种最为原始的陶窑形态。盘州市砂陶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据雨谷村的老艺人说,最早在雨谷烧制砂陶制品的是鹏家人,鹏家人制作砂陶时约在清代。雨谷人的砂陶手艺都是从鹏家人那里学来的。在砂陶制品最兴盛时,雨谷村户户有炉,家家制陶,产品远销云贵两省广大毗邻地区。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盘州市砂陶的工艺过程有选土、取土、和泥、成坯、施釉、阴干、烧制等过程。砂陶的制品分为四大类,一是以砂锅、鼎罐、瓢锅、烙锅、蒸锅、茶罐、药罐等日常生活器皿为主要产品的生活用品,二是用于避邪的瓦猫和用于祭祀的面具,三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装饰品,四是有着浓厚民俗色彩的砂陶工艺美术作品。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全域旅游看贵州:盘州非遗《苗族直箫乐》、《砂陶制作工艺》

盘州市砂陶有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生产日常生活器皿和避邪瓦猫、祭祀面具的阶段,二是砂陶工艺美术制品的阶段,三是日常生活装饰品的阶段。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它都包含了人类最为古老的制陶工艺信息,是我们中国原始制陶文化的珍贵遗产,其价值是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来衡量的。

文字整理:非遗中心

责编:伏俊波

相关推荐
  •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大连四季酒店推出系列节日活动 邀宾客欢庆新春佳节

  •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万枫酒店持续拓展华东市场 杭州余杭万枫酒店正式启幕

  •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瑞士酒店和美爵酒店于三亚亚龙湾盛大揭幕

  •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

    新华丝路:文化旅游节在中国常熟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