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茅坪,木商文化古镇的古风遗韵
来源:
黔浪网
全域旅游
这个襟山带水古村落的历史视野,在长长的来路里。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深秋的古村落茅坪,山明水秀,气象壮阔,恬淡、高远、深幽的意蕴里,掩藏着节令和风物的一个个魅力触点。
一这个襟山带水古村落的历史视野,在长长的来路里。茅坪位于黔湘边界的清水江中下游锦屏县东北部,黄哨山南麓,历史经纬中演绎的文韬武略,若清水江滔滔奔流不息,似黄哨山巍巍雄奇险峻,俊彦乡贤,层见叠出,胸襟气度和家国情怀,成就了这座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的生态气质和人文传奇。明正德九年(1514),清水江敞开山门,接纳了第一批“贩木苗疆”用于修筑北京宫殿的“皇商”,木材时代的滚滚洪流,把隐藏在大西南崇山峻岭中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中下游林区带入全国视野,同时也把清水江流域的优质杉木推上了国家资源的战略地位。水运三千里,木商五百年。明清时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茅坪成为贵州省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历史上曾繁华一时,现仍保存古民居、古祠堂、青石板街巷、古码头、古桥、古井、古驿道等数十处古迹。
黄哨山古驿道大码头和中码头曾是茅坪最繁华的埠口,现存的20多座建于清代的封火墙民居,古色古香的院落、街巷,无不印记着往日的繁华。走过宽敞而曲折有致的街巷,一种宁静的气息氤氲而起。“龙云故居”、“延陵世第”、“燕府世第”等窨子屋沿江排列,古色古香的宅院里,一角挑檐,一匹青瓦,一壁彩绘,一面窗棂,一块础石,都收藏着岁月走过的痕迹。这里的古街巷、古民居会说话。这些古建筑,从选址、设计、修造,到与周边关系的谐和,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正德、利用、厚生”的原则,突出天人合一的“惟和”理念。木商文化的酵素也正是从这些理念出发,浸润民间生活、精神和美学,从而形成族群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礼敬。据碑刻、谱牒和口碑传,茅坪开寨于元末,距今已有700多年。茅坪上寨一古井碑文记载,此井开凿于元朝至正庚子年(1360),迄今659年。井口石板经过井绳经年累月的摩擦,留下了深深的勒痕,其中一面已磨成深20多厘米的“V”形凹口。深幽澄澈的井水,像一面古镜,见证了族群繁衍和岁月流逝,也映照着广阔的社会人生。
龙大道故居茅坪的每一座古民居,都收藏着木商时代的光荣与梦想,每一条古巷,都是一本岁月的大书。木商文化和民族基因的互动传承,催生了“木材换人才”的茅坪故事。在这些激荡清水江现代文明的叙事中,既有历史层面的记忆,也有族群和私人化的记忆。以“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大道、红六军团十八师师长龙云为代表的茅坪儿女,用顽强奋发的斗志,坚贞不屈的忠诚,谱写了舍身赴国难的生命壮歌。以创建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的龙咸灵教授、铁道桥梁专家唐维伦和百年前就远赴比利时学习机电技术的杨开荣为代表的茅坪子弟,胸怀科技报国之志,许身民族振兴大业。一代代茅坪人,用生命的厚度、勇气、责任和敢领风气之先的创新实践,葆守了这方乡土的山水品格和人文精神。
二茅坪因水而生,依江而兴。清水江自古为贵州“苗疆”通向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道,清代《黔南识略》载:“自清江(今剑河)以下至茅坪二百里,两岸翼云承日,无隙土,无漏荫,栋梁杗桷之材靡不备具。”清水江茅坪段江面为自然长塘,可常年停泊木材。清雍正七年(1729),贵州巡抚批准在锦屏境内的茅坪、王寨(今锦屏县城)、卦治三寨设立木市,专事木材贸易,三寨轮流值年“当江”。每到茅坪“当江”的年份,春江水暖之时,举行隆重的“开江”仪式,来自安徽、江西、陕西、湖南、湖北和省内的“三帮”“五勷”“十八帮”等木商,汇聚茅坪,抢滩清水江木材市场,清水江上,舟楫穿梭,排筏辐辏,蔚为壮观。
“三江木,天下屋”。官方市场的带动力,使茅坪作为清水江最早对外开放埠口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同治末年至光绪中期,茅坪木材贸易空前繁荣,木行和行户数十家,商贾云集,轿夫走卒摩肩接踵,茅坪自然成为清水江流域的经济重镇。到清代后期,茅坪木行、屠宰、洗染、豆腐、打铁等作坊和酒肆以及日杂货店等近百家。在十九世纪初,茅坪“当江”之年,由茅坪外销的木材达到300万两白银。木商帮会先后在茅坪修筑湖南会馆、德山宾馆、福建会馆、杨公庙等公共建筑。至宣统元年(1909),茅坪的木行尚有30户。经由几百年的积淀与升华,木商文化不仅成为茅坪传统文化的标识,“诚信、生态、礼法、和谐”的木商文化理念,还熔铸了这方乡土的精神风骨。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贵州森工分局在茅坪设贮木场,1960年,黔东南州清水江木材水运局设于茅坪,茅坪再度成为贵州重要的木材集散地。占地2万平方米的茅坪陆上贮木场,最高贮材量达6万立方米,贮材水库泊有3艘水泥趸船,用于排筏停靠和撬扎木棑。趸船由水泥、钢筋建成,最大的有100平方米宽,最小的也有50多平方米。水泥船高两米多,船上建有木楼,船体自重220多吨,是清水江上自重和载重量最大的船舶,被誉为“清水江上的航空母舰”。贮材水库与贮木场间修建有500米长的木材出河机及输运链槽,贮木场内配备跨径40米、吊重15吨位的龙门行吊车和近300米长的行吊轨道,木材起岸、装卸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建国初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茅坪输出的优质木材就有410多万立方米,上缴给国家的利润和税收达1.05亿元,先进的生产力和强大的运营能力,在那个年代,贵州省内的木材码头鲜有与之匹敌的。
历史上,茅坪人主要以开山造林、砍树伐木、放运木材、经营木材为业,当地耳熟能详的民谣唱道:“篙子下水,婆娘夸嘴。篙子上岸,婆娘饿饭。”“山多缺粮无路走,天赐长河田一坵。不开船来不打渔,栽杉放棑糊家口。”“背得河险滩,放排可放单。”“扒船看一丈,扒排看一望。”这些民谣,唱出了茅坪人的自豪情怀,也是木材时代木商古埠茅坪的真实写照。
三山壮其骨,水润其魂。茅坪背倚险峻奇秀的黄哨山,神奇的自然赋予了茅坪历史时空中耕云种月的风雅和辽阔。黄哨山自古是一道险隘,明朝中叶才修有驿道直通山顶,为古代镇远府与黎平府往来要道。登高而望,远近山峦如群龙蜿蜒、万马奔腾,千峰凝翠间,一带清江,碧蓝如练。黄哨山海拔虽然只有1029米,却是黔东一座奇山、雄山、文化名山。山上菁深林密,山径崎岖。山北镶有十五里“花街”路,距山顶不远处,坡陡路窄,路旁围以10余丈长半人高的石栏杆,人经此处,状若悬蚁,目眩神惊。山南为3000余级石板街,曲折盘旋,其“十八拐”,“极陡峭,遇峰回路转,险弥甚”。
相传明代中期,有云游僧人眷恋黄哨山,遂四方募化,在山顶修筑白云寺,历经两度寒暑,寺宇终于落成。后人在此兴办白云书院,曾有高僧硕儒在这里住持礼佛、传道授业,负笈来归的学子遍及湘黔桂,黄哨山白云书院盛极一时。黄哨山古驿道又是官道,官员、商贾、文人迁客和僧道,常出入其间,吟诗作赋、参禅悟道,留下许多诗作和佳话。清光绪十五年(1889),云南人赵一鹤千里迢迢来锦屏任开泰知县,“道出黄哨山,浓荫夹路,凉翠袭人,烟寺钟声,悠然林际”,作《过黄哨山》三首,感慨黄哨山风光之奇崛、行旅之艰难,同时寄寓去国怀乡之情,诗曰:“森森万木碍晴空,林表钟声度晚风。不向岭头回首望,哪知身出绿云中。”“峭壁人行若悬蚁,危栏半折补云烟。雄心欲叱王尊驭,黄哨山高极暮天。”“下山转较登山险,客路何如世路难。且醉茅坪今夕酒,一灯疏影望长安。”诗人寄情山水,慷慨长歌,别有怀抱,为黄哨山诸多华章增添了一袭苍健之气。
时光荏苒,古镇茅坪虽然没有了“木商络绎于道”的繁华和喧嚣,但黄哨山厚重的文化和古镇上一座座融湘黔文化、荆楚文化于一体的古民居,还是被历史遗存在这里,丰厚的木商文化,在清水江奔腾不息的岁月长河中,向世人讲述着这方水土的人事更迭和风物变迁。
来源:杉乡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