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ICP备2020010051号
全域旅游看贵州:独特的生命礼赞——彝族铃铛舞
来源:
多彩贵州文化云
全域旅游
彝族铃铛舞 二〇〇八年列入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铃铛舞主要流传于六盘水市的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威宁、赫章等彝族聚居的村落。
彝族铃铛舞
二〇〇八年列入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铃铛舞主要流传于六盘水市的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威宁、赫章等彝族聚居的村落。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称作“恳合贝”,意为灵体告别之舞。这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彝族铃铛舞具有连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蹈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此舞无音乐伴奏,仅以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贝,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据《西南彝志论歌舞起源》记载,彝族“铃铛舞”据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彝人的实旬部落。该部落善于狩猎,因误伤一只猿猴(彝语“挪母”)见其与人相似,便以为是自己祖先,于是族人们聚在一起边唱边舞举行祭祀,称“实旬挪母斋”,所唱之歌称“恳合”,所跳之舞为现在流传的铃铛舞,俗称“跳脚”。
另有传说,相传古代彝人部落有一首领和皇帝之女相爱,遭到反对,二人逃到黔西北的大森林里居住,后遭追杀,部落首领跳崖身亡,其尸首腐烂于半山腰,族人担心乌鸦啄食和尸体腐烂生蛆,或鸣枪放炮、或以手挥赶,或手持铜铃摇吼,驱赶乌鸦,俗称“搓蛆打老鸹”,该舞蹈在这一时期初具雏形。
后来,彝族先民为了告别亡灵,凡在战场上牺牲的武士和去逝的老人,都用这种方式告慰死者,便逐步形成了彝族居住地特有的祭祀舞蹈,至清朝末年,该舞蹈开始用于彝族的各种节庆和民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恳合呗”一般为四人跳,现在有多达上百人的,组成舞队的队员称为“骂哟”(意为兵将、勇士),四个勇士各站一方,表示把关四个方向,预防外敌入侵,维护彝族自己的政权,保护自己的民族和家园。
跳舞之前要先唱“恳合”,然后按先歌后舞、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秩序,不零不乱、井井有条进行。舞时,舞者左手执马铜铃(喻武器),右手拿彩带,女穿蓝底或黑底彩布帖花对襟长衫,腰部系红底白边分叉围腰;男上穿镶边绣花马甲,下穿宽腰大裤脚的吊裆裤。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来回扭动,步伐交错,手脚同舞,相互背驮,相互执结,进退有序,铿锵有力,节奏明快,有步步逼人的之感。
舞者在舞动的时候,观望的族人们或打灯火照明,或鸣枪放炮、呐喊助威、拍手称赞,整个场面犹如骏马奔腾,气势恢宏、豪迈。
彝族“铃铛舞”跟彝族其他舞蹈最为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在舞蹈中,静态造型多,动态造型少,脚下的动作多,手臂造型少,且钢劲有力。
跳铃铛舞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并挥舞彩带,时而抬首后仰,时而方步前倾,时而下蹲,时而靠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媚舒展。男女精妙的组合使原始粗犷的“恳合呗”更加绚丽多姿。
内容来源:多彩贵州文化云